第130章掌控“礼”的诠释权(第3页)

 “一旦神圣本身不再神圣,那么他必然跌落神坛而坠入泥潭!” 

 朱元璋跟朱标两人登时便愣在了原地。 

 虽然两人生活在洪武朝,但是两人现在通过任以虚,对明朝的历史也了解了一个七七八八。 

 嘉靖朝轰轰烈烈的大礼仪事件的本质是什么! 

 不就是朱厚熜在跟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在争夺对“礼法”的解释权吗! 

 看似朱厚熜以何种身份继承大统,以何种礼节迎接生母。 

 与几百年后大洋彼岸的那些,裁决毫无关联。 

 但是刨开这些表明的问题直切本质。 

 大礼议与西洋裁决的本质都是在争夺“大义”的诠释权,以求其能够做出有利于己方的裁决! 

 说到这里,任以虚的话音不由得一顿。 

 “当旧“礼”不再神圣,人们心中便会重新的追求起新的“礼”,但是此时新“礼”却又没有真正诞生” 

 还没等任以虚说完,朱标的脑海里,登时便不由得浮现出了两个字——分裂! 

 而在分裂的具体表现,就是日渐激烈的党争! 

 一切都说得通了! 

 任以虚深吸了一口气道:“就像是明朝中期的大礼仪事件一样。” 

 “看似仅仅是一个大礼仪!” 

 “但是其本质,是君权与臣权的博弈!” 

 “同样,也是在大礼仪事件之后,大明的文官集团才彻底的发生了变质。” 

 “各类党派在嘉靖朝初见端倪,即便是在儒学范畴上,陆王心学,也逐渐拥有了,跟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趋势。” 

 “在民间也出现了像是李贽这样,批判重农抑商,歌颂商贾功绩的“奇人”。” 

 “只不过,文官集团的力量,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强大!” 

 “在嘉靖这个怪胎的掌控下,文官尚能勉强控制住。” 

 “但是直到万历朝时,臣权与君权的博弈日渐白热化,万历皇帝用了最为消极的态度,与臣权抗衡。” 

 “而在万历驾崩之后,心有不甘的天启,则是将推出了阉党,明末的党争,也在天启、崇祯两朝彻底的达到了巅峰!” 

 “同样大明的最后一丝气力,也在无休无止的朝廷斗争中彻底耗干” 

 大洋彼岸的那个老对手,是正在经历的事情,任以虚也无法直接盖棺定论其最终结局。 

 截至到目前为止,虽然矛盾的内核各不相同。 

 但是矛盾双方的斗争形势,已经逐渐走上了明末剧本。 

 因此,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其颓势必不可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