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朱重八昏聩,天助大元(第2页)
听到太尉蛮子的话,天元帝已然乐的合不拢嘴了。
天佑大元啊!
谁能想到,名垂青史,成就成吉思汗的伟业,原来竟如此简单!
想到自己的老祖宗,天元帝的身形,都不由得微微颤抖了起来。
“阿怜歹,朕命你率五投下精锐,即刻入关收复大都!”
“纵然是不能一战而取大都,也要运回足够过冬的物资!”
所谓五投下,就是当年成吉思汗,最核心的五个部盟。
也是整个草原上,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
有十六个千户所,大致近三万人。
看似不多,但是这三万人,这可都是真正的上阵杀人的战兵!
那些动辄几十万的兵马,其实是将后勤的农夫都给算上了。
太尉蛮子几乎是毫不犹豫的跪倒在地,声泪俱下的哭诉道:“老臣定不辱命!”
由于自幼熟读儒学十三经,太尉蛮子对于程朱理学的愚忠思想,继承的可谓是淋漓尽致。
这个小朝廷之所以都已经被大明撵到草原上了,还保留汉式帝号、年号、庙号、国号,就是因为太尉蛮子以死相谏的缘故。
因为他相信,终有一日,大元还能中兴!
有朝一日,大元还能入主中原!
自从青沙铁厂开工,尤其是得知栾彬竟然大方到连水泥、蒸汽机这种东西都愿意卖给他们之后,所有的商贾们都疯了。
连最原始的甲型蒸汽机,就足足预定出了一百台。
专门供给铁厂使用的工业乙型蒸汽机,更是直接突破了三百台的订单!
不少的商贾压根就顾不得细想。
所有人定好了水泥跟蒸汽机之后,带着大把的银子登时便乘船北去。
整个燕山一代的地价,就摆在那里。
铁厂,如果想要靠着矿近些,基本就都是山田,如果要是靠着码头近,那周围也都是盐碱地。
这些地,在北面几乎都是无主之地,所有的地契,都在布政使司衙门手里。
洪武年间,大都一带连良田都耕不过来,谁闲着没事去开山田、盐碱地啊!
现在去燕山拿地,那价格基本就等于白给啊!
如果去晚了,那布政使司可就不是这个价卖给他们了!
因此,这些商人几乎毫不犹豫涌向了燕云一代。
只不过,这些商贾们没想到,经过这么一搞,竟然产生了一个他们从来没想过的问题!
那就是人不够了!
整个燕赵一代,久染腥膻,早就被鞑掳杀得没多少人了。
现在这些百姓,也多数都是从其余各省,近几年迁徙过来的,还有就是一些,刚刚被裁的军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