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朱重八昏聩,天助大元(第3页)

 满打满算也就几十万户。 

 这些商贾们为了抢一个力工,一个月的工钱都给开到一两银子了! 

 你辛辛苦苦种一年田才几个银子! 

 良田不撂荒才出鬼了! 

 原本朝廷北迁百姓跟土匪下山一样,必须拿把刀架在脖子上才能把人迁过去。 

 现如今倒好,压根就不用朝廷出面。 

 在大运河上,几乎每三条船里,就有一条船,是把江南的百姓,运到北面讨生活去的。 

 除了百姓之外,还有大量从各省募来的新军。 

 这也是五军都督府变法的一个点。 

 北地省份由江南兵马驻防,江南各省由江北各省兵马驻防。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一地水泼不进,同样也是为了防止一旦遭遇战事,各地各自为战。 

 因此除了最近刚刚北上的工匠、百姓之外,大都一带还充斥着,刚刚从江南水乡调来的新兵。 

 自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以来,燕山脚下,几乎整整四百年,没有这么热闹了! 

 这些自幼长在江南水乡的新兵,其中有不少,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辽阔的草原,跟巍峨的雄关。 

 古北口长城。 

 城关帅营之中的沐英,正在看着面前的地图沉思。 

 “新兵都补充到各棚去了吗” 

 “侯爷,新兵集训已经全部结束了,现在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皆已整编。 

 沐英深吸了一口气道:“燕山左卫跟燕山右卫,近三个月内要尽快完成一轮换防。” 

 “左卫先去草原熟悉地形,右卫在关内熟悉地形,三个月后,两卫开始换防。” 

 “告诉燕山左卫,至多自关外前出百里,不得多进半步!” 

 “诺!” 

 沐英压根就没把草原上那几个人放在眼里。 

 虽然说洪武五年的那次北伐,朝廷触了些眉头,但是死伤也不到万人。 

 草原上的大势还是明攻元守。 

 整个古北口的守军,虽然裁掉了将近一半,但是补充进来的,除了这些新兵之后,还有一些从其余被裁撤的卫所里,调来的老卒,这批老卒可都是真正的精锐之中的精锐。 

 有这帮老卒在,沐英压根就没把草原上的那块料放在眼里。 

 这批新兵又都是从江南水乡募来的,必须要尽快熟悉地形,这才有了沐英的这道军令。 

 沐英不知道的是,在草原的深处,北元最后的一支精锐兵马,正在昼夜不停的集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