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最南不过崖山耳(第2页)
灵枢刚一入关,李文忠亲自点名,标明姓氏之后,由北平行都司都指挥使,扶枢至潮河水门关码头,登船南下。
几个月前,他们乘船自南而来,今天,他们仍旧乘船而归。
无论如何,大明终究还是那个,消息闭塞的大明。
不少的人,还是当看到潮河上这支,竖着缟素旌节的船队时,才意识到草原上发生了什么。
只不过大都百姓的第一反应,却不是悼念英雄,所有人的心里,都不由得的升起了一股恐惧,那就是它们要回来了!
一股恐惧的情绪,登时便像是瘟疫一般,以大都为圆心扩散开来。
人们之所以可以悼念英雄,是因为被英雄保护的太好了。
当陷入未知的恐惧中时,对自己的担忧才是最正常的反应。
燕山左卫将士们灵枢自潮河几经转运,最终缓缓驶入大运河时,整个北平都司的百姓,都已然笼罩在了一股恐惧之中。
甚至有些千里迢迢赶到大都来的江南百姓,刚一下船便开始哄抢起了返回江南的船票!
而这一切才不过刚刚开始!
蜀中、湖广等地的将士灵枢,与东南各地将士们的灵枢于通州分离。
或行陆路、或行水路。
沿路之上,见此形状的百姓无不骇然。
消息,远比运河上的船走的要快。
青沙洲上,栾彬静静的看着长江两岸码头上,行色已渐匆匆的行人,脸上却显得分外平静。
自从接到消息以来,栾彬便命令各地的印刷厂,夜以继日的刊印了起来。
直到那一日社学散课放学之时,学堂里的娃娃们,却都不约而同的消失了。
不到一个时辰之后,这些刚刚识字的娃娃们,便每人抱着一大摞的纸张,出现在了各个城池的街头巷尾。
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印着一行小诗。
“黄昏将至。”
“我吃着白米饭,喝着新茶。”
“想不通为什么这些身强体壮的战士会死。”
“我深夜惊醒。”
“突然想起。”
“他们是为我而死。
这是任以虚曾经随口说过的一首小诗。
栾彬并没有在乎他的题材。
身为一个被义军从乱世里救出来的孩子,栾彬对于这句诗的感悟尤为贴切。
成人之后,栾彬不止一次想要去找过当年,救下自己的那些人。
当栾彬高中进士,厚着脸皮去兵部查阅了卷宗,却发现那支部队,已然在北伐被打散了数次。
而后栾彬只得将这份恩情报以天下万民。
如果不是他们,栾彬在二十年就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