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最南不过崖山耳(第3页)

 听着报童们嘴里念的小诗,原本行色匆匆南下的人们也都停住了脚步。 

 一名行人拉过身旁的报童问道:“你不怕死吗为什么不向南逃” 

 报童用稚嫩但坚定的声音答道:“最南不过崖山耳!” 

 稚子犹记崖山难。 

 丈夫何以向江南! 

 随着大明第一家报纸的开印,在大明的大江南北,也随之风靡起了一个问题。 

 你是什么时候后悔没有从军的 

 从燕山左卫第一协的将士灵枢,返乡的那一刻开始,知县于郊外率阖县乡绅,出城二十里相迎。 

 但是这些将士们家乡的人,尤其是这些军士的邻里,看到的却又是另一幅画面! 

 几个月前,他们还是活生生的人! 

 是跟他们光着屁股长大的玩伴! 

 这些十几岁的年轻人,第一次知道了死亡,是何等沉重的事情。 

 常州府,江阴县,阖县有战死将士共七人。 

 就在灵枢入城之后的第二日,在辰时城门大开之时,便有不少年轻人独自踏出了城门。 

 出城的行人,与常州各地的年轻人,逐渐汇聚成一道洪流,最终停在了常州卫指挥使司衙门外。 

 而在衙门内,来自江北各省的军士,也已然身披甲胄的站在了衙门大堂之外。 

 衙门外的年轻人,望着衙门里,站的宛若雕塑的军士们,疑惑的问道:“兄台!指挥使吴大人呢我们是来从军报国的!” 

 衙门内的军士头也不回的大声喊道:“去金陵请战了!” 

 天下各地的都司、指挥使司外,几乎都出现了这一幕。 

 直到这一刻,大明的这些将佐们才兀自明白,自己似乎对于军心、民心有些许误解。 

 跟眼前的这一幕比起来,以前的那些哪能算什么军心、民心所向! 

 寻常士卒矗立于都司衙门外。 

 而都司主官也都一个个的矗立在巡抚衙门外。 

 靠京城近的指挥使,干脆就直接跑到了五军都督府。 

 直到这一刻,之前所谓的禁忌,在这一刻都不重要了。 

 他们只知道,这个战如果请不下来,他们回不去,也没脸回去! 

 五军都督府外如是,在兵部衙门外亦如是。 

 国子监内,徐达等人,正听着家丁带回来的五军都督府的消息。 

 听说冯胜因为轰不走请战的将士,只能去乾清宫请战之后,便忍不住得瑟了起来。 

 “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住,他冯宗异站在乾清宫门口有用吗还是老老实实跟咱们一块来国子监教书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