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王僧虔谦辞高位 王俭逝后获荣衔 (第2页)
所以,王僧虔常常拿这事儿来提醒自己,也告诫别人。
王僧虔在永明三年因病去世,皇上追赠他为司空,还赐了个谥号叫简穆。
王俭是僧绰的儿子,僧绰遭遇不幸后,王俭由僧虔抚养长大。
僧虔一走,王俭心里难过,就向皇上请求辞去官职,为僧虔守孝。
皇上没答应,只是把他的官职改成了太子少傅。
按照规矩,太子对师长很尊敬,太师和太傅待遇都一样。
但这次朝廷有了新的议论,太子对待少傅王俭就像对待朋友一样随便。
太子长懋爱学习,经常和王俭讨论经书里的学问。
王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条条给太子解释,还引申出好多道理。
这时候,竟陵王子良和临川王子映也经常陪在太子身边。
大家一起互相讨论,气氛很热烈。
王俭在天演堂讲学,名声很大。
子良更是喜欢结交宾客,招揽文人。
到了永明五年,王俭升官做了司徒,却搬到鸡笼山去了,还在那儿开了个西邸,召集了好多名流,大家以文会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时有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萧衍、谢眺、沈约、陆倕这八个人,都特别有才,子良和他们关系特别好,号称“八友”。
还有柳恽、王僧孺、江革、范缜、孔休源这些人,也经常参与他们的聚会。
太子和子良都有一个爱好,那就是信佛。
太子在东宫开辟了个玄圃,盖了好多楼台塔宇。
子良也不甘示弱,在西邸里建起了斋房,抄写经文,还邀请了好多有名的和尚,整天念经诵佛。
萧家信佛,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那时有个范缜,说世上没有佛。
有一天,子良就问他:“你不信因果报应,那为啥有的人富贵,有的人贫贱呢?”
范缜笑了笑,说:“人生就像花蕊一样,随风飘荡。
有的被风吹进帘子里,落在席子上;
有的却被吹到篱笆外,掉进粪坑里。
殿下您贵为皇族,就像花蕊落在席子上;
我呢,只是个小官,就像花蕊掉进粪坑里。
贵贱虽然不同,但哪有什么因果报应呢?”
子良觉得他说得不太对。
范缜还写了本《灭神论》,书里说神是附在身体上的,身体在,神就在;
身体没了,神也就没了。
子良看了,就让王融去跟范缜说:“你这么有才,还怕得不到中书郎的官职吗?
为啥非要跟大家唱反调,自找麻烦呢?”
范缜听了,哈哈大笑,说:“如果我要靠卖论文来升官,那就算得不到尚书令,至少也能混个仆射当当吧!”
王融听了,也没再说什么,心里却暗暗佩服范缜的骨气和才华。
范云是范缜的族兄。
有一天,萧子良对齐赜说:“皇上,您看能不能让范云去当个郡守呢?”
齐赜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说:“我听说范云那小子爱卖弄小聪明,本来该按法律治治他,就算不治,也得把他远远打发走。”
萧子良一听急了,赶紧说:“皇上,您可别这么说。
我每次犯点小错,范云都是第一个跳出来劝我。
他那些劝谏的信我都留着呢,您可以看看。”
说着,萧子良就从袖子里掏出一沓纸,那是范云写的劝谏信,递给齐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