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梦诱祖仁遭劫祸 权争兆世起波澜(第2页)
这时,长史慕容绍宗急忙上前阻拦:“不可!万万不可!”
尔朱兆眯着眼:“怎么?”
绍宗压低声音:“如今天下大乱,人心难测。
高欢雄才大略,若再让他手握重兵,岂不是放虎归山?
他日必成祸患!”
尔朱兆不以为然,哈哈一笑:“我和他有香火之盟,誓同生死,你多虑了!”
绍宗急得跺脚:“亲兄弟尚且不可全信,何况区区香火誓言?”
尔朱兆脸色一沉,拍案怒喝:“你竟敢挑拨离间?”
他大手一挥,“来人!把这厮关进大牢!”
左右侍卫不敢违抗,只得架起绍宗。
绍宗挣扎着喊道:“将军!你会后悔的!”
尔朱兆充耳不闻,转头对高欢笑道:“别理他,你快去准备吧!”
高欢拱手应下,心里却想:“此人果然鲁莽,不足为虑。”
就这样,尔朱兆稀里糊涂地放走了高欢,还自以为掌控全局。
殊不知,这一放,便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他全然是个莽夫,只顾催促高欢上路,哪还管什么长远之计?
高欢从晋阳出兵,经过滏口时,正巧碰上尔朱荣的妻子从洛阳返回。
她带着三百匹骏马,队伍浩浩荡荡,马儿毛色油亮,一看就是上等战马。
高欢眼睛一亮,心想:“这些好马,可不能错过!”
他立刻挥手,命令士兵上前拦截。
“把马留下!”士兵们喝道。
尔朱荣的妻子哪敢反抗?
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良马被抢走,换来的却是一群瘦弱的老马。
她心中愤恨,却只能忍气吞声,匆匆进城向尔朱兆报告。
尔朱兆一听,又惊又疑:“高欢竟敢如此大胆?”
他赶紧释放了被关押的慕容绍宗,找他商议对策。
绍宗冷笑道:“高欢还没走远,现在追还来得及!”
尔朱兆一听有理,立刻带兵追赶。
到了襄垣,漳水暴涨,桥梁被冲垮,高欢的军队被隔在对岸。
尔朱兆隔水大喊:“高欢!你为何夺我马匹?”
高欢站在岸边,恭敬行礼,高声道:“借马只是为了防备山东盗贼,绝无二心!
大王听信谗言来追,我高欢死不足惜,只怕部下寒心,就此叛离!”
尔朱兆听了,心中犹豫。
他纵马渡水,来到高欢帐前,拔出佩刀,递给高欢,伸着脖子说:“若你真心,就砍我一刀!”
高欢见状,放声大哭:“自从天柱将军尔朱荣去世,我高欢还能依靠谁?
只愿大王长命百岁,我们同心协力,共谋大业!
为何今日说出这样的话?”
尔朱兆被他的眼泪打动,丢下刀,叹道:“是我多疑了。”
当晚,尔朱兆命人宰杀白马,与高欢歃血为盟,两人饮酒畅谈,看似冰释前嫌。
夜深人静时,高欢的部将尉景悄悄靠近,低声道:“现在正是杀尔朱兆的好机会!”
高欢一把抓住他的手臂,狠狠咬了一口,低声警告:“不可!杀了他,他的党羽必会疯狂报复,我们寡不敌众!”
尉景不甘心:“难道就这样放过他?”
高欢冷笑:“尔朱兆有勇无谋,迟早是我的囊中之物,急什么?”
尉景这才作罢。
天刚亮,尔朱兆渡过黄河回到军营,又派人召高欢来谈。
高欢骑上马准备出发,长史孙腾却一把拉住他的衣角。
高欢心领神会,便找了个借口推辞不去。
尔朱兆隔着河水怒骂:“高欢!你为何失信?”
高欢充耳不闻,连回应都懒得给。
尔朱兆气得直跺脚,却拿他没办法,只好悻悻地返回晋阳。
此时,洛阳城里,尔朱世隆正忙着整顿秩序。
他镇压盗贼,疏通商路,勉强维持着这座摇摇欲坠的都城。
尔朱天光赶来见他,两人一碰头,就聊起了新立的皇帝元晔。
“元晔不得人心,不如另立一位近支宗室。”
尔朱天光直言不讳。
尔朱世隆点点头:“可立谁呢?”
这时,郎中薛孝通插话道:“广陵王如何?
他出身皇族,素有贤名,只是这些年沉默寡言,深藏不露。若奉他为主,必能服众!”
尔朱天光眼睛一亮,转头对尔朱世隆道:“广陵王多年不语,莫非真是个哑巴?”
尔朱世隆皱眉:“不如试试他。”
于是,尔朱天光派尔朱彦伯去试探。
彦伯见到广陵王,恭敬道:“殿下,天下纷乱,您可有良策?”
广陵王微微一笑,缓缓道:“天何言哉?”
彦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原来广陵王并非不能言,而是韬光养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匆匆赶回禀报:“殿下不仅会说话,还深藏智慧!”
尔朱世隆大喜,拍案道:“好!就改立广陵王!”
究竟广陵王是谁?
他单名一个“恭”字,正是孝文帝元宏的侄儿,广陵王元羽的嗣子。
当年元爰专权,广陵王元恭怕惹祸上身,便躲进了龙华寺。
他假装生病,闭门谢客,不与外人来往。
到了永安年间,京城突然流传起一个谣言,说龙华寺里有“天子气”。
当时的皇帝元子攸一听,立刻派人去监视他。
可查来查去,也没发现什么异常,元恭这才逃过一劫。
世事难料,没过多久,尔朱世隆等人密谋废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