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西魏东征谋大业 东魏北伐战沙场(第2页)
夜色深沉,夏州城头竟无一人值守。
高欢冷笑一声:“天助我也!”
他下令:“把长矛绑成梯子,攀城!”
士兵们手脚并用,如猿猴般爬上城墙,转眼间攻破城门,生擒刺史斛拔俄弥突。
高欢毫不耽搁,押着俘虏,带着五千户百姓,浩浩荡荡返回晋阳。
前脚刚进城,后脚就传来急报——灵州曹泥被西魏军围困!
高欢拍案而起:“岂能坐视不理?出兵!”
援军一到,曹泥脱困,也被迁往晋阳。
高欢正得意,西魏的诏书却送上门来,罗列他二十条大罪,扬言要东征讨伐。
高欢勃然大怒,把诏书狠狠摔在地上:“宇文泰、斛斯椿这两个逆贼,竟敢反咬一口!”
他当即召集众将,厉声道:“他们骂我,我就打他们!传令——”
高敖曹上前一步:“末将在!”
“你率军攻上洛!”
窦泰也抱拳听令:“末将愿往!”
“你直逼潼关!”
部署完毕,高欢翻身上马,目光如炬:“其余将士,随我进军蒲坂!”
黄河岸边,三座浮桥正在搭建。
高欢凝视对岸,握紧缰绳,嘴角扬起一丝冷笑。
“宇文泰,咱们战场上见!”
西魏大行台宇文泰率军迎敌,驻扎在广阳。
探子来报,高欢的军队正分兵三路逼近,还在河上搭了浮桥,摆出渡河的架势。
宇文泰召集众将商议,指着地图道:“你们看,高欢这是虚张声势。
他三面包围,又架浮桥,无非是想牵制我军,好让窦泰趁机西进。”
大将李弼皱眉道:“窦泰是高欢麾下猛将,战功赫赫。
若真让他突破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宇文泰微微一笑:“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先发制人。
窦泰连战连胜,必定轻敌。
我们出其不意,直取窦泰!”
众将面面相觑。
于谨忍不住劝道:“大行台,舍近袭远风险太大。
不如分兵防守,更为稳妥。”
宇文泰摇头:“高欢搭桥是障眼法,五日内根本渡不了河。
我们只需速战速决,先破窦泰,高欢自然退兵。”
他环视众将,语气坚定:“传令下去,就说我军要退守陇右,返回长安。”
当夜,军营里灯火通明,士兵们忙着收拾行装。
几个小兵蹲在营帐外窃窃私语。
“听说要撤军了?”
“嘘,别多嘴。
大行台自有妙计。”
黎明时分,宇文泰亲率精锐,悄悄向东进发。
晨雾中,只听见铠甲摩擦的声响和马匹压抑的喘息。
行军途中,宇文泰对身旁的赵贵低声道:“此番突袭,务必一击制胜。”
赵贵握紧刀柄:“窦泰绝不会想到,我们会从这条小路杀出来。”
宇文泰望着远处隐约的敌军旗帜,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他故意放出撤退的风声,就是要让敌人放松警惕。
“传令全军,”
他忽然提高声音,“加速前进!”
马蹄声骤然急促,惊起林间飞鸟。
而此时的窦泰大营,还沉浸在“西魏退兵”的喜悦中。
诸将还在争论不休。
宇文泰有个侄子叫宇文深,从小痴迷兵法。
小时候,他常把石头垒成营寨,拿草杆当军旗,带着一群孩子排兵布阵,竟也像模像样。
如今他已是直事郎中,多次参与军议。
宇文泰见他沉默不语,便问:“深儿,你怎么看?”
宇文深抬起头,目光坚定:“叔父,窦泰是高欢麾下猛将,如今他们分兵两路。
如果我们直接去打蒲坂的高欢,他必会正面阻击,而窦泰从背后偷袭,我们腹背受敌,岂不危险?”
宇文泰眉头微皱:“那依你之见?”
宇文深胸有成竹:“不如挑选精锐,突袭窦泰。
他性子急躁,必定出战。
高欢来不及救援,我们就能一举拿下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窦泰一败,高欢军心必乱,我们再回师决战,胜算更大!”
宇文泰听完,哈哈大笑:“好!我正有此意!
你我想到一块去了!”
他拍了拍侄子的肩膀,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当夜,大军悄然东进。
又走了一天一夜,窦泰的军队终于到了小关。
突然,探马来报:“将军,前面发现敌军!”
窦泰一听,哈哈大笑:“区区西贼,也敢挡我?”
他仗着自己勇猛,二话不说就带兵渡河,直冲敌阵。
此时,宇文泰早已在牧泽设下埋伏。
他故意摆出松散阵型,引诱窦泰深入。
窦泰果然中计,拍马冲在最前头。
谁知刚进沼泽地,四周突然杀声震天。
窦泰的亲兵急得大喊:“将军小心!咱们中埋伏了!”
可已经晚了。
牧泽里到处是泥潭,窦泰的铁骑根本冲不起来。
他左冲右突,身边的士兵却一个个倒下。
眼看突围无望,窦泰身上已中了好几箭。
他咬牙对副将说:“今日是我轻敌,连累兄弟们了。”
说完拔出佩剑,自刎而死。
说来也巧,这窦泰是高欢的姨夫,向来战无不胜。
这次出征前,邺城有个叫惠化尼的尼姑曾预言:“窦行台这一去,可就回不来了。”
当时没人当真,现在果然应验了。
却说高欢接到窦泰战死的消息,悲痛欲绝。
他站在营帐外,望着滚滚河水,喃喃自语:“窦泰一死,我的计划全被打乱了。”
身旁的副将小心翼翼地问:“大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高欢长叹一声:“撤吧,把浮桥拆了,先回晋阳再做打算。”
与此同时,宇文泰也带着军队撤回长安。
但战场另一头的高敖曹还不知道这些变故。
他正率领部队日夜兼程,直逼上洛城下。
上洛城里,泉岳和弟弟猛略正与顺阳人杜窋密谋。
“今晚我们就打开城门,”泉岳压低声音说,“高将军的大军一到,我们就里应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