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西魏和亲难平事 柔然兴乱起幽冤

高欢接到战报,整个人如遭雷击。

 他脸色铁青,双手颤抖着将战报捏成一团。

 “永乐误我!”

 他猛地拍案而起,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来人!把永乐给我押来!”

 侍卫们不敢怠慢,很快就把永乐带了上来。

 永乐跪在地上,额头渗出冷汗。

 “你可知罪?”

 高欢冷冷地问。

 永乐低着头:“末将...末将...”

 “敖曹战死,我军士气大挫!”高欢越说越激动,“来人,给我杖责二百!”

 杖刑的声音在大帐外回荡。

 高欢站在帐中,拳头紧握。

 他深吸一口气,下令道:“追赠敖曹太师,兼大司马太尉。”

 说完,他转身看向地图,眼神坚定:“传令下去,全军开拔,我要亲自夺回洛阳!”

 两军在洛阳城外相遇。战场绵延数里,尘土飞扬。

 从清晨打到午后,双方已经交战数十回合。

 战场上硝烟弥漫,连对面的人都看不清了。

 西魏军这边,独孤信和赵贵率领的左右翼渐渐支撑不住。

 一个士兵慌张地跑来报告:“将军,我们找不到主帅了!”

 独孤信皱眉:“什么?宇文丞相在哪?”

 “不知道啊!”

 士兵急得直跺脚,“到处都是东魏军,我们被包围了!”

 赵贵咬牙道:“这样下去不行,先撤!”

 西魏军开始溃散。

 宇文泰在主营中接到战报,脸色凝重。

 他环顾四周,对副将说:“守不住了,传令毁掉营寨,护送皇上西撤。”

 副将犹豫道:“那金墉城...”

 “让长孙子彦守着。”

 宇文泰果断地说,“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

 就在大军溃退之际,西魏将军王思政却仍在奋战。

 他手持长矛,在敌阵中左冲右突。

 一个东魏士兵举刀砍来,王思政侧身避过,反手一刺,那士兵应声倒地。

 “来啊!”

 王思政大喝一声,长矛横扫,又有几个敌人倒下。

 他的盔甲上沾满血迹,但眼神依然锐利。

 周围的东魏军竟一时不敢上前。

 战场上,东魏军如潮水般涌来,蔡佑的亲兵已经死伤殆尽,只剩下他一人孤军奋战。

 他手持长弓,箭囊已空,仅剩最后一支箭。

 “将军,快射!”

 身边的士兵焦急地喊道,“再犹豫就来不及了!”

 蔡佑却镇定自若,目光锐利地盯着前方冲来的敌兵,沉声道:“我们的性命,全系于这一箭,怎能随便射出?”

 话音未落,敌军的先锋已逼近三十步内。

 蔡佑屏息凝神,弓弦拉满,手指一松—“嗖!”

 箭如流星,正中敌将咽喉!

 那人惨叫一声,栽下马来。

 其余敌兵见状,吓得纷纷后退。

 蔡佑抓住机会,翻身上马,从容撤退。

 东魏军竟无人敢追。

 另一边,王思政在混战中身受重伤,昏倒在地。

 他平日作战时总穿着破旧的铠甲,敌人以为他只是个小卒,竟没管他,直接去追杀其他将领。

 不久,他的部将雷五安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四处寻找,终于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王思政。

 “将军!您还活着!”

 雷五安又惊又喜,连忙割下衣袍,替他包扎伤口,扶他上马。

 “快……回恒农……”

 王思政虚弱地说道。

 雷五安点头,策马疾驰,带着主将逃离战场。

 此时,宇文泰正在恒农城内清点将领,发现少了王思政和蔡佑,心中焦急万分。

 突然,城门处传来一阵骚动。

 “蔡将军回来了!”有人高喊。

 宇文泰抬头望去,见蔡佑带着残兵缓缓入城,顿时松了一口气,大笑道:“承先回来了,我就放心了!”

 承先是蔡佑的字。

 他快步上前,拍着蔡佑的肩膀问道:“战况如何?”

 蔡佑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

 一旁的士兵忍不住插嘴:“大丞相,蔡将军一人独战数十敌,最后一箭射杀敌将,才得以突围!”

 宇文泰闻言,赞叹道:“承先立下大功却不自夸,真是难得!”

 不久,王思政也被送回。

 宇文泰见他浑身是伤,不禁眼眶湿润,握住他的手道:“思政,苦了你了……”

 王思政勉强一笑:“末将无能,让大丞相担心了。”

 宇文泰安抚道:“你已尽力,好好养伤。”

 宇文泰留下王思政镇守恒农,自己则护送西魏皇帝返回长安。

 然而,他们刚离开,长安就爆发了叛乱。

 原来,留守的兵力不足,先前俘虏的东魏士兵趁机作乱,推举旧将赵青雀占据城池。

 同时,雍州的刁民于伏德也劫持了咸阳太守慕容思庆,一同造反。

 西魏皇帝被迫滞留在阌乡,宇文泰只得率军回援。

 “大丞相,我军疲惫,不如暂缓进军?”

 有将领提议。

 宇文泰沉吟道:“赵青雀不过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这时,散骑常侍陆通上前劝谏:“蜂虿虽小,也有剧毒!

 如今我军虽疲惫,但精锐尚在。

 若趁势进攻,必能一举平定叛乱。

 若拖延下去,只怕后患无穷!”

 宇文泰点头:“你说得对。”

 宇文泰率军西进,长安百姓见到他的旗帜,纷纷欢呼:“大丞相回来了!我们有救了!”

 华州刺史,宇文泰的侄子宇文导也率军突袭咸阳,斩杀慕容思庆,生擒于伏德,随后渡渭水与宇文泰会合,一同攻打赵青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