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西魏和亲难平事 柔然兴乱起幽冤(第2页)
赵青雀战败身亡,叛乱平息。
宇文泰派人向阌乡报捷,迎回皇帝。
与此同时,东魏丞相高欢率军攻打金墉城。
守将长孙子彦见势不妙,竟下令焚毁城内房屋,弃城而逃。
高欢进城后,只见一片废墟,冷笑道:“既然已成焦土,留着何用?”
他下令彻底拆毁城墙,只留下洛州刺史王元轨镇守,自己则率军返回晋阳。
那年冬天,西魏再次派将军是云宝突袭洛阳。
洛阳守将王元轨抵挡不住,弃城东逃。
与此同时,广州也被西魏大将赵刚攻陷。
短短时间内,襄州、广州以西的土地,重新落入西魏手中。
这时候,北方草原上的柔然又强盛起来。
他们的首领阿那镶(xiang),号称“头兵可汗”,盘踞在朔方一带,势力庞大。
原本柔然还向西魏称臣,可眼见北魏分裂成东西两半,阿那镶立刻翻脸不认人,干脆连“臣”字都省了。
他一边派使者去东魏,一边又和西魏往来,在两边捞好处。
东魏为了拉拢柔然,答应把宗室女兰陵公主嫁给他。
阿那镶得了甜头,立刻调转枪头,帮着东魏骚扰西魏边境。
西魏丞相宇文泰正忙着对付东魏,哪还有精力应付北方?
可柔然骑兵来去如风,不摆平他们,后方永无宁日。
宇文泰思来想去,决定也走和亲这条路。
他召来中书舍人库狄峙,吩咐道:“柔然人贪得无厌,既然东魏嫁了公主,咱们也得表示诚意。
你亲自去一趟,和他们谈和亲的事。”
库狄峙领命北上,见了阿那镶。
酒过三巡,阿那镶眯着眼笑道:“我弟弟塔寒还没娶妻,你们西魏若能嫁个公主过来,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库狄峙回朝复命。
宇文泰沉吟片刻,点头道:“既然他们要公主,那就给。”
可宗室女子有限,兰陵公主已经嫁去东魏,再嫁一个,实在肉疼。
最后,他干脆封舍人元翌的女儿为“化政公主”,风风光光地送去了柔然。
就这样,一场政治联姻,暂时稳住了北方边境。
但东西两魏,虽都用美人计拉拢柔然,效果却大不相同。
东魏嫁的是宗室女,直接配给可汗;
西魏送去的,却只能当可汗的弟媳。
这一比,西魏明显矮了一截。
宇文泰心里着急,便对魏文帝元宝炬说:“陛下,咱们得想个法子,不能总让东魏占上风啊!”
宝炬皱眉道:“爱卿有何高见?”
“不如这样,”
宇文泰凑近低声道,“您纳头兵可汗的女儿为妃,再和他们联姻。
这样柔然自然会更亲近我们。”
宝炬摸着胡子沉吟:“这...倒是个办法。”
谁知头兵可汗更精明,他派使者来传话:“要联姻可以,但必须让我女儿当皇后!”
宇文泰听到这条件,脸色顿时变了。
他急忙进宫禀报:“陛下,柔然人这是要逼宫啊!”
宝炬拍案而起:“荒唐!朕已有皇后,岂能说废就废?”
“可眼下形势...”
宇文泰欲言又止。
这时,乙弗皇后从屏风后转出,平静地说:“陛下不必为难。
臣妾愿意退位。”
宝炬大惊:“皇后!你这是...”
乙弗氏微微一笑:“为了大魏江山,臣妾甘愿出家为尼。”
这位皇后可不简单。
她出身名门,父亲是兖州刺史,母亲是孝文帝的女儿。
她不仅贤良淑德,还生了好几个皇子,太子元钦就是她所出。
平日里节俭仁厚,深得人心。
消息传到后宫,宫女们都哭了。
一个小宫女抽泣着说:“娘娘,您这一走,我们可怎么办啊?”
乙弗氏轻抚她的头:“傻孩子,我这是去修行,是好事。”
她转身对宝炬说:“陛下,请以国事为重。”
说完便自行削发,搬出了皇宫。
宇文泰见状,长舒一口气:“陛下,那臣这就去安排迎亲事宜?”
宝炬望着皇后远去的背影,沉重地点点头:“让扶风王元孚去柔然迎亲吧。”
就这样,一场政治婚姻,用一位贤后的牺牲换来了。
看似划算的交易,却不知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柔然送女南来,排场极大。
车队七百乘,骏马万匹,骆驼千头,浩浩荡荡,一路向南。
行至黑盐池,西魏的仪仗队早已列阵相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臣孚上前行礼,恭敬道:“请公主南面正位,受我朝礼迎。”
柔然公主却摇头,神色自若:“我尚未见你国主,仍是柔然女儿。
你们以南方为尊,我们却尚东方,各守国俗便是。”
孚一愣,随即笑道:“公主所言极是。”
于是,西魏仪仗队转向南面,柔然营帐依旧东向而立。
两方人马,各守其礼,倒也相安无事。
公主入长安,随即行册后大礼,封为郁久闾皇后。
她年方十四,容貌端庄,聪慧过人,可偏偏有个毛病——善妒。
宫中尚有废后乙弗氏,郁久闾皇后心中不悦,时常冷言冷语。
西魏主宝炬无奈,只得设法安抚新后。
一日,宝炬召来次子戊,沉声道:“你带母亲去秦州吧,免得再生事端。”
戊低头应下,心中却满是不舍。
乙弗氏得知此事,默默收拾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