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侯景谋逆势渐显 梁廷议战意难决(第3页)

 徐驎却眉头紧锁:“朱大人,下官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哈哈哈!”

 朱异大笑,“有本官在,天塌不下来!”

 城外军营里,士兵们围着篝火议论纷纷。

 一个老兵叹道:“侯景可不是好对付的,当年跟着他打仗,那叫一个狠...”

 新兵紧张地问:“那我们能打赢吗?”

 老兵往火堆里扔了根柴火:“谁知道呢?

 反正朝廷说了,砍了侯景的脑袋,就能当刺史!”

 侯景听说朝廷的军队已经出动,心里有些发慌。

 他赶紧找来谋士王伟商量对策。

 “邵陵王要是带兵过来,咱们这点人马可不够看啊!”

 侯景皱着眉头说。

 王伟捋着胡子,眼睛滴溜溜地转:“大王别急。

 依我看,咱们不如来个出其不意。”

 “哦?怎么说?”

 侯景来了兴趣。

 “现在建康城里,临贺王正德不是早就跟咱们暗通款曲吗?”

 王伟压低声音,“咱们直接杀向建康,他在里面接应,咱们在外面攻打,大事可成!”

 侯景一拍大腿:“妙计!”

 “兵贵神速,”王伟凑近一步,“咱们得赶快行动。”

 侯景当即拍板。

 他留下表弟王显贵守寿阳,对外宣称要去打猎,实际上带着人马直奔谯州。

 谯州城下,侯景的军队刚摆开阵势,助防董绍就打开了城门。

 “侯将军,我愿归顺!”

 董绍跪在地上说。

 侯景哈哈大笑:“识时务者为俊杰!”

 刺史萧泰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五花大绑押到侯景面前。

 这个贪官平时欺压百姓,现在遭了报应,连个替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转战历阳时,太守庄铁更干脆,直接带着全城投降。

 “侯将军,建康现在防备空虚,”庄铁谄媚地说,“不如一鼓作气杀过去?”

 侯景眯起眼睛:“正合我意!”

 他当即任命庄铁为先锋,大军直扑长江。

 长江沿岸的守军接连发出警报。

 消息传到建康城,朝堂上炸开了锅。

 尚书羊侃急匆匆地求见梁武帝:“陛下,请立即派两千精兵守住采石矶,再让邵陵王抄了侯景的老巢寿阳,这样就能把他困死在长江边上!”

 梁武帝还没开口,朱异就跳出来反对:“侯景那点人马,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渡江!”

 羊侃急得直跺脚:“朱大人,你这是误国啊!”

 朱异不以为然:“羊尚书多虑了。”

 退朝后,羊侃仰天长叹:“完了完了,这次要出大事了!”

 与此同时,梁武帝做了个更荒唐的决定。

 他任命临贺王正德为平北将军,让他带兵驻扎丹阳郡。

 这正中侯景下怀。

 正德偷偷准备了数十艘大船,对外说是运芦苇,实际上装满了粮食兵器。

 “侯将军,东西都准备好了。”

 正德的亲信低声报告。

 侯景接到密报,乐得合不拢嘴:“天助我也!”

 他立即行动,带着八千士兵、几百匹马,从横江渡过采石矶。

 江风猎猎,战旗飘扬。

 “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侯景站在船头大喊。

 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杀向姑熟,一路直奔慈湖。

 梁廷上下听说侯景已经渡过长江,顿时乱作一团。

 太子萧纲一身戎装,急匆匆进宫求见梁主。

 “父皇,侯景叛军逼近,该如何应对?”

 太子神色凝重。

 梁主支支吾吾,眼神闪烁:“这……这是你的事,何必来问我?

 如今内外军权都交给你,你自己看着办吧!”

 ——大难临头,竟把责任全推给儿子,真是荒唐!

 太子无奈,只得退到中书省,亲自指挥防务。

 他下令扬州刺史宣城王萧大器统领城内军务,尚书羊侃为副手,分派将士守城。

 同时,他派人搜刮各寺庙、府库的钱财,全部堆在德阳堂,充作军需。

 然而,人心惶惶,根本没人愿意应征入伍。

 更糟的是,临贺王萧正德早已暗中勾结侯景,可梁主竟毫无察觉,还让他镇守朱雀门!

 “殿下,朱雀门至关重要,怎能交给临贺王?”

 羊侃忧心忡忡。

 太子苦笑:“父皇下的令,我能怎么办?”

 ——朱雀门是建康的咽喉,如今竟让叛党把守,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侯景率军到了板桥,心里却没底。

 他摸不清建康城里的虚实,便派心腹徐思玉进城打探。

 “将军放心,属下一定把梁主的心思摸个清楚。”

 徐思玉拍着胸脯保证。

 梁武帝听说侯景派人来,立即召见。

 徐思玉跪在殿上,眼珠子滴溜溜地转:“陛下,臣有机密要事禀报。”

 “都退下吧。”

 梁武帝挥退左右。

 这时舍人高善宝挺身而出:“且慢!”

 他指着徐思玉喝道,“这人刚从叛军那边过来,谁知道安的什么心?

 怎能让他单独面圣?”

 一旁的朱异不以为然:“徐大人难不成是刺客?”

 他说得轻巧,仿佛还在梦中。

 梁武帝被高善宝这么一说,也犹豫起来。

 高善宝见状,直接对徐思玉说:“有什么话就直说,别藏着掖着!”

 徐思玉见瞒不过去,只好掏出侯景的奏章。

 上面赫然写着:“朱异等人专权误国,臣愿带兵入朝,为陛下清除奸佞!”

 梁武帝看完,脸色阴晴不定。

 他把奏章递给朱异:“爱卿自己看看吧。”

 朱异接过一看,顿时面红耳赤。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大殿里静得可怕,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梁武帝盯着朱异,眼神越来越冷。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