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侯景篡谋围台城 勤王兵起战玄武(第2页)
这话激得羊侃脸色铁青。
最终,千余士兵出城迎敌。
羊侃的儿子羊鷟也扛着长矛随军出征。
谁知刚出城门,侯景的叛军就蜂拥而上。
守军还没接战,就被吓得连连后退。
“稳住!都给我稳住!”
羊鷟单枪匹马断后,却因寡不敌众被生擒。
侯景命人把羊鷟押到城下,对着城头喊话:“羊侃!
你儿子在我手上,想要他活命就开城投降!”
城上的羊侃气得浑身发抖:“我羊家满门忠烈,报效朝廷还嫌不够,岂会为了一个儿子背叛君主?
要杀要剐,随你的便!”
侯景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把羊鷟押回大营。
过了几天,他又把羊鷟带到城下。
羊鷟抬头望着父亲,眼中含泪。
羊侃却冷笑道:“我还以为你早就死了,没想到还活着啊!”
说罢,竟张弓搭箭对准自己的儿子。
侯景大惊失色,连忙命人把羊鷟拖走。
他望着羊侃坚毅的身影,不禁感叹:“好一个忠义之士!”
虽然抓了羊鷟,却也不敢加害,只是把他关在营中。
太清二年十一月,侯景拥立萧正德为帝。
那天,寒风刺骨,建康城内却异常热闹。
侯景牵着白马,在太极殿前举行盟誓。
他手起刀落,白马鲜血喷涌而出,溅在祭坛上。
萧正德穿着龙袍,戴着冠冕,战战兢兢地登上仪贤堂的宝座。
侯景领着众人跪拜,高呼:“万岁!”
声音震天,却透着几分虚假。
萧正德坐在龙椅上,手心冒汗。
他清了清嗓子,故作威严地宣读伪诏:“自普通年间以来,奸臣当道,祸乱朝纲。
如今皇上病重,社稷危在旦夕。
幸有河南王侯景,弃位来朝,拥戴朕登基。
今日改元正平,大赦天下!”
他顿了顿,偷偷瞥了一眼侯景,见他面无表情,赶紧接着说:“立世子萧见理为太子,封侯景为丞相……”
话还没说完,侯景突然打断:“陛下,别忘了您的承诺。”
萧正德一哆嗦,连忙赔笑:“对对对!
朕还要将爱女许配给丞相,以结秦晋之好。”
侯景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萧正德心里发苦,却不敢表露。
他咬咬牙,又补充道:“朕愿献出私藏珍宝,充作军资,助丞相平定天下!”
侯景笑了,眼中闪过一丝贪婪:“陛下果然深明大义。”
就这样,一场荒唐的登基大典草草结束。
萧正德成了傀儡皇帝,侯景掌控了一切。
景立的大营驻扎在宫门前,说是护卫太子萧正德,实则是在监视他。
侯景分兵两千攻打东府,激战三天才攻下。
守将南浦侯萧推被杀,叛军还散布谣言,说梁武帝已死,逼官民改奉萧正德为帝。
建康城内人心惶惶,半信半疑。
太子萧纲请梁武帝亲自巡城,以安民心。
梁主登上大司马门,城上将士听见御驾亲临的警跸声,纷纷激动落泪,谣言这才平息。
南津校尉江子一曾在侯景渡江时率水军阻击,可惜部下溃散,他孤身逃回。
梁主当面责问:“为何败退?”
江子一跪地叩首:“臣以死报国,只恨部下皆逃,独木难支!
若贼敢犯宫门,臣必以死相拼,赎此败军之罪!”
梁主见他言辞恳切,便未再追究。
此刻,江子一与弟弟江子四、江子五率百余名死士冲出城门,直扑侯景大营。
侯景见他们人少,冷笑一声:“区区百人,也敢闯营?”
当即派兵围剿。
江子一手持长槊,连刺四人,叛军一时不敢近身。
但敌众如潮,他左肩中刀,血染战袍,仍咬牙挥槊。
一名敌将趁机偷袭,一刀斩断他的左肩。
江子一踉跄倒地,怒目圆睁,气绝身亡。
江子四见状,怒吼道:“兄长!”他挺槊冲入敌阵,直刺敌将胸口。
不料侧翼一矛刺来,洞穿他的胸膛。江子四口吐鲜血,仰天倒下。
江子五大腿中箭,血流如注。
他咬牙勒马,拼命往回奔逃。
身后叛军紧追不舍,箭矢如雨。
眼看快到护城河边,他回头望见两位兄长的尸身,悲愤交加,仰天痛哭:“天不佑忠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音未落,气绝坠马,倒在血泊之中。
这一战,江氏三兄弟皆殁,百名勇士无一生还。
建康城外,残阳如血,唯有风声呜咽,似在哀悼这些赴死的忠魂。
侯景围困建康城已有一个多月。
城内粮草日渐匮乏,军民日夜盼望着外援。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个身影趁着夜色,攀着绳索悄然入城——原来是临川太守陈昕。
陈昕曾被侯景俘虏,关押在军营里,由叛将范桃棒看守。
但他并未屈服,反而暗中劝说桃棒:“侯景残暴不仁,你若归顺朝廷,不仅能洗刷污名,还能建功立业!”
桃棒听了,心中动摇,便偷偷放走陈昕,让他进城报信,约定里应外合,共破侯景。
梁主得知此事,大喜过望,立刻下令:“赐范桃棒银券,待平定侯景后,封他为河南王!”
可太子萧纲却眉头紧锁,摇头道:“此事蹊跷,万一是诈降,岂不引狼入室?”
陈昕见太子迟疑,急忙解释:“范桃棒真心归顺,若错过良机,恐怕……”
太子打断他:“事关存亡,不可轻信!”
陈昕无奈,只得再次冒险出城,向桃棒传达朝廷的犹豫。
桃棒并未放弃,又让陈昕进城传话:“请速开城门,我军即刻入城助战!”
可太子仍不松口:“侯景狡诈,不可不防!”
就在这犹豫之间,桃棒的计划泄露,被侯景察觉,惨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