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归来密谈(第3页)

 陶明放下银子:"小周,那黄安...就这么放过了?"

 周桐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这是他的供状和认罪书,还有他自愿以全族之力赎罪的承诺。临山县的矿山,现在由黄家子弟亲自开采,所得七成用于赔偿受害者。"

 月光下,陶明仔细阅读着文书,眉头渐渐舒展:"这.........这倒是比直接杀了他更解气。"

 "不仅如此。"周桐继续道,",每搁一月我会让胡胜去那里监督,两月为一期,黄安必须亲自来桃城汇报情况。"

 杜衡敬佩地看着周桐:"如此一来,既惩治了贪官,又为临山县百姓争取了补偿,还充实了桃城的库房......."

 "先别高兴太早。" 周桐苦笑道,"这些银子该怎么用,还得好好规划。而且咱们得尽量节省着花,每一笔都得用在刀刃上,剩下的银子就留作应急资金。"

 陶明捋着胡子点头:"确实。眼下最急的是粮食问题..."

 "先拨三百两购粮吧。" 周桐思索片刻后说道,"杜主簿,你安排可靠的人去周边州县采购,尽量挑选品质好、价格公道的粮食,赶在夏收前备足。要是这三百两不够,再视情况追加,但务必控制开支。"

 杜衡迅速心算,随后说道:"三百两的话,正常情况下能购粮五百石左右,加上咱们现有的存粮,若合理调配,撑到秋收问题不大。"

 "再拿出二百两奖励开垦。" 周桐接着说,"还是按亩数发放,但要严格核查新开垦的土地,杜绝虚报冒领的情况。"

 "妙!" 陶明击掌道,"这样秋收后粮食问题就能缓解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剩余的两千两........." 周桐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城墙修缮至关重要,拨二百两,找靠谱的工匠,保证工程质量。

 学堂建设关乎桃城的未来,也给二百两,不过前期筹备要做好规划。

 医馆的开设也不能马虎,同样二百两,药材和请大夫的费用都要考虑周全。"

 杜衡一边认真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边仔细聆听,时不时点头。

 "剩下的一千四百两,陶老,您看如何安排?" 周桐看向陶明。

 陶明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老夫建议,二百两用于抚恤阵亡将士家属,让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一百两改善衙役待遇。另外拿出五百两用于培养守军,购置一些兵器、铠甲。剩下的六百两,留作应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周桐点头赞同:"就按陶老说的办。杜主簿,这些银子的支出就由你严格把控,每一笔花销都要有详细记录,咱们得把每一分钱都花出价值来。"

 月光西斜,已是深夜。苏兰从屋里探出头:"老头子,都什么时辰了,还不让小周回去休息?"

 陶明这才惊觉时间流逝:"哎呀,光顾着说话,都忘了时辰。"他关切地看着周桐,"你先回去好好休息,明日再详细商议。"

 周桐起身告辞:"那这些银子........"

 "先放在县衙库房。"杜衡道,"明日一早我就去安排。"

 众人起身相送。苏兰却拉住周桐:"这么晚了,不如就在这里歇下吧?我给你收拾间客房。"

 周桐婉拒道:"多谢老夫人好意,不过..."他脸上闪过一丝温柔,"家里还有人在等我。"

 苏兰了然地笑了:"去吧去吧,年轻真好啊。"

 月光下,周桐带着部下离开陶宅,向县衙方向走去。

 夜风拂过他的脸庞,带着四月特有的温暖与花香。远处,桃城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