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悲情厂商育碧(第2页)

 86年成立,之后几乎一己之力推进了法国的游戏产业,通过开办一些游戏制作和设计的比赛,网罗了一大批年轻人,其中就有后来制作出《雷曼》的米歇尔·安塞尔。 

 米歇尔入职育碧时仅仅16岁,育碧领导层十分看重以米歇尔为首的这些年轻人,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支持。 

 米歇尔也回报了育碧,制作出育碧第一款有着世界级影响力的游戏作品,雷曼。 

 96年育碧成功上市,扩张开始。 

 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定下了两个海外工作室。 

 一个是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工作室,面向北美市场。 

 另一个则是在华国的魔都工作室,面向亚洲市场。 

 可能有玩家对于育碧在华国设立工作室会比较疑惑,既然是亚洲市场,小日子不是更好吗? 

 但其实在90年代,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不少有着国际眼光的企业都对这里的软硬件市场未来有着极为乐观的判断。 

 例如eA在95年就在帝都设立了分公司。 

 大家都相信在游戏这个行业中,华国一定有非常大的市场。 

 育碧为了能在魔都成立分公司,甚至说服了魔都领导,打破了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只接受合资的限制,可想而知育碧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到2000年,3年时间,魔都育碧发行与协助发行的游戏总数在200款以上,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发行商。 

 发行的游戏包括:生化危机、英雄无敌、使命召唤、鬼武者…… 

 不单单是发行,魔都育碧在研发上的工作也做的非常出色,各种知名游戏的主机平台移植、独立研发的新游戏,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后2000年,之前提到过的禁x令出台了。 

 因为魔都育碧的主要工作都在主机平台上,所以身在魔都的魔都工作室不得不把目标放在欧美。 

 当然,他们也试图把目标放在网游这条赛道上。 

 然后,2003年,政策出台,所有外资企业不准申请取得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的资格。 

 除了实体光盘销售,魔都育碧几乎没有业务可以做了…… 

 实体光盘的销售嘛……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