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启言无忌YWJ

第5章 先皇的遗产(第3页)

 

又是一名能臣!

 

“礼部尚书孙如游,年61岁,浙江余姚人。万历二十一年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太子右赞善、右谕德、右庶子,南京翰林祭酒、翰林祭酒、礼部右侍郎。孙尚书乃是当年首请神宗皇帝立太子之人,劳苦功高,乃是先帝至为信任之人。

 

老孙头,相当的可以。

 

“兵部尚书黄嘉善,年61岁,山东即墨人。万历四年进士,历任河南叶县县令、苏州府同知、山西平阳府丞、大同知府、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左卫兵备、宁夏巡抚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黄尚书任叶县县令时,推行一条鞭法,考功得第一。任大同知府,边军兵变,黄尚书单骑入营,劝降乱兵。巡抚宁夏,开荒田、建邬堡,宁夏十年烽火不惊,至今仍有军民在宁夏为黄尚书建立生祠。”

 

“黄尚书总督三边时,破鞑靼入侵,因此三边大捷,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神宗皇帝褒赠为“四世一品””

 

“卧槽!”

 

“陛下,您说什么?”

 

“没事,你继续”

 

“刑部尚书黄克缵,年71岁,福建泉州人。万历八年进士。历任寿州知州、刑部员外郎、赣州知府、山东巡抚兼右副都御史,山东左布政使、总理京营戎政,亦是先帝信重的顾命大臣。黄尚书在山东救梳河患,颇有成效;又屡平匪患,累有军功。黄尚书编纂有《历代疏治黄河全书》,亦精于营造”

 

“大伴,朕有一事不明。这六部尚书,各个功勋等身,为何都不曾廷推入阁?”

 

“按例,非翰林不得入阁,非庶吉士不得为首辅”

 

“这是什么规矩,大明律还是皇明祖训?”

 

“此……乃是约定俗成,非明法”

 

“非翰林功臣,就没人廷推?”

 

“恐是,怕不服众”

 

所以,在大明,考试没考好,官当得再好也没用,是这个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