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启言无忌YWJ

第7章 奏对举荐

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起,悠悠荡荡,悠悠荡荡,落在了红墙边,亭台外。

 

亭内熏香缭绕,炭炉子咕噜咕噜滚翻着蒸汽,一只雪白的小手,拿起红泥水壶、冲泡香茗。

 

顾命大臣的奏对,就在这里。

 

校哥儿认为,越重要的会谈,越要在闲适的地方。

 

大大的描金宝座,厚厚的垫子,瘦瘦的方首辅一坐下就弹了起来。

 

“陛下礼遇过重,老臣不敢当”

 

“首辅为国操劳多年,一张椅子,如何当不得”

 

夹在厚垫子中的老怨妇,各种难受,他试图摆脱柔暖的包围,如钟而坐。

 

“罢矿税榷税、停织造监督、广开言路、亲近贤臣、开仓济灾、开内帑实边军……,朕受教。”

 

“辽东边患,阁老怎看”

 

“少詹事徐光启曾谏言,遣使臣往朝鲜,训练其军队,从而前后夹攻建奴。臣以为不妥,朝鲜为大明属国,若掌其军,朝鲜王恐成傀儡,有失我大明气度。应该对朝鲜广施恩德…….”

 

校哥儿眼神一跳,心中有鼓狂鸣。

 

“父皇的徐少詹事…….?而今在何处呀。”

 

“正在通州练兵”

 

“阁老大度,为朕举荐能臣!叫他前来奏对吧。阁老,可还有其他贤才?”

 

没,没举荐他呀……,方老头想解释,看校哥儿木木的样子。说不清。

 

“史继偕史阁老、沈潅沈阁老、朱国祚朱阁老,都是老成谋国之人。”

 

“三位阁老,朕,望眼欲穿。方阁老可愿替朕修书催促?”

 

老怨妇摸着胡子,眼神闪烁。

 

“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兼太常寺少卿亓诗教,能断案,善执法。万历四十三年山东大旱,曾有《饥民疏》为民请命,名动四方。”

 

“好!朕当重用”

 

下定了决心,老头又说了。

 

“正职太常寺少卿官应震,直言敢谏,神宗皇帝曾赞:此人敢进言,任怨”

 

“善!”

 

一见这小庭香茗,刘一燝的脸更黑了。

 

“陛下,何不让张德允任工部尚书”

 

“南京礼部尚书,不妥?”

 

“南京,乃是荣养所在。”

 

“大伴不是说,而今几位阁老都是南京上来的吗”

 

刘一燝与王安面面相觑。

 

校哥儿登基,大臣们认为,十三人有拥立之功。

 

这一世没有坐上轿子,自己搞定拦路,搞定移宫。他们的功劳,只剩下夺门这项体育运动。说重要,也重要。

 

一个国公、三个大学士、五尚书、均是先皇认定的顾命大臣,升无可升,只能都荣封。

 

反正各种柱国、大夫啊、太保啊,校哥儿不在意,一律照批。

 

还有四人,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御史顾慥、吏科都给事中范济世、兵科给事中杨涟,都是言官。

 

张问达是言官之首,官居二品,非翰林出身。再升,只能是尚书了。

 

查看此君履历,只有喷人的战绩。喷矿税,喷泰山学派的李贽。

 

可不敢把六部交给这种人。校哥儿大笔一挥,改南京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