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再启言无忌YWJ

第45章 军改第一靴(第3页)

 

浙军和川军以外的步兵,战绩可怜,一是火器过少,二是质量不好,涉及到火器的生产标准,皇帝百工坊可以帮忙,兵部工部和王恭厂,研究如何优化。兵部侍郎毕懋康表示,火器品种规格是个问题,比如自生火铳开火速度更快,可以替代鸟铳和迅雷火铳。便于移动的虎蹲炮应该多制造,红衣大炮和弗朗机子母炮要适量。还有万人敌如果能改为手抛,更需要研发了。于是,这事交给他和茅元仪了。

 

步兵可以击溃骑兵,却无法消灭骑兵,这涉及到大明的马政问题。泰西人带来了多款优秀种马,但大明的最好养马地河套,而今不在手中。先试着在南海子改良马种吧,御马监与太仆寺领命而去。

 

若是采用新战法,那意味着,军将要重头学起,实验者,依然是新军和勇卫营。校哥儿已经让李永贞去找了,京城附近,有没有适合改叫做黄埔的地方。

 

问题越来越多,有些人领命而去,有些问题尚无答案,最终,统筹压力交给黄嘉善尚书手上了……

 

-----------------

 

事情很巧,非常的巧,特别的巧。

 

集训一个月的东厂团队,以及王安公公,回来了。

 

所以朝堂出了一件怪事,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寿,竟然用错了印章。惹得刘一燝等一干大臣抱怨“有失体统”,随后,卢太监自称年事已高,不敢再误事,很自觉递上了辞呈。

 

司礼监掌印,才是真正的太监第一人。

 

如果印子没盖下去,任何朝廷圣旨,任何阁老意志,都只是一张废纸。

 

校哥儿登基的时候,就让王安公公坐这个位置,这是宫中职务任命,无需文臣过问。

 

然而王安推辞了,他说事有礼序。卢寿老哥哥忠正守礼、兢兢业业,不应被换。

 

如此高风亮节,校哥儿也就不勉强了,反正权柄不等于职位,大家有数就行。

 

现在看来,不得不换人了。那,怎么换呢?

 

巧妙的是,王公公依然高风亮节,谦卑的递上了辞书,言老奴年老体衰,不堪大用,乞求卸职回乡。

 

这特么,你是太监不是文臣好不好!

 

为表示无意争权,王公公递上辞书后,就带着若干孝子贤孙,郊外散心去了。校哥儿知道,其实是,他找汪文言去了。就在此时,弹劾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