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秀才会武术

第619章 田地(第3页)

一个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制造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一个为八旗服务,大规模的制造了民族仇恨,增加了民族间的不平等,两者孰高孰低,一眼可见。

李贤圈地并不是为了什么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他为的是增加生产耕种效率。

田地集中到一处,可以方便管理。

后世里,东三省三江平原上机械化生产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李贤圈地,为的是想树立一个榜样。

若是州牧田地里的小麦高产,不必强制推广,百姓也会纷纷引进,反之,若是李贤自家的田地都歉收,百姓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种植小麦?

只有来自后世的李贤明白,种植小麦,利在千秋。

只有小麦的产量增加了,各地才能招揽更多是人手。

冷兵器时代,人口,土地,粮食,这是取胜缺一不可的法宝。

李贤若想称霸天下,少不了小麦的支撑!

粮秣是必须品,盐粒也是生活必需品,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

盐的种类有很多,有产自青海的湖盐,有来自沿海的海盐,就连汉中都有井盐。

秦汉以来,盐和铁都属于国家的战略物资,而通过走私盐谋取暴利的贼人一旦被抓住,那绝对是有死无生的局面。

这一日,张绣抓住了一伙水匪,他们以贩卖私盐为生。

周仓灵机一动,他觉得,这是取得突破的关键,于是,他说服张绣,嘴里道:“只要你们说明自己的罪过,再拿出一些值得交换的情报,这一次就不杀你们”。

话音落后,许多贼人都不敢相信,但在张绣严酷的手段下,最终还是有个匪人招了。

有了活生生的榜样,剩下的匪人便争先恐后的说出了自己知晓的事情。

在一堆目结舌的情报之中,“井盐”与“曹军”这么一条被周仓用心的记了下来。

将贼人打发走了,张绣与周仓略一商议,决定逆流而上!

提起井盐,就不得不提起蜀南盐道,而所谓的蜀南盐道则是以水运为支撑形成的。

澧河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也是水运一条不可或缺的动脉。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斤的井盐通过这条弯曲狭窄的河流运往各地。

立在小巧独特的船上,张绣总感觉脚下空荡荡的,有些不安全。

仔细一瞅,才发现木船船头向左偏,船尾却又歪向右方,这种独特的船只造型是简直闻所未闻。

脚尖在船上玩味的敲了两下,张绣问道“这船怎么是歪的?”

周仓连连摇头,示意自己不知晓,而副将则干脆拉着船家问了起来“船家,这河上的船咋都是歪的?”

四十多岁的船夫一边摇着橹槁一边笑道“好叫诸位知晓,咱这澧河弯曲狭窄,水流的急,在一些地方又有险滩,若是普通的船只到了这里,难免会出上危险,而一位木匠师傅见到这种情况之后就设计出这种歪脑壳船,也叫歪屁股船”。

那边的张绣听了船夫的解释也是疑惑的问道“这种歪头歪脑的船好用?”

“好用,好用!”船夫连连回答“军爷你想啊,如果咱们的船只是直来直去的,那么如果遇到偏窄的河道,就会发生堵船的现象。但现在有了歪脖子船就不一样了,咱这儿的行船规矩是一律靠左,万一行船相撞,歪船用手或木浆一拨,就会各走各道,不再粘合一起。”

这道理很好理解,就跟停车场的车位设计成斜线方向一样,倾斜的路线更方便船只的后退。

张绣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渔船都有这么多的道理,他收起小觑之心,不敢怠慢。

要知道,此行能否成功,有一半的希望要寄托到这些渔夫身上,若是他们阴奉阳违,极有可能坏了大事,反之,只要他们配合得当,此番成功的可能性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