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长安事(第3页)

第二日,朝廷上,一样的场面,一样的争吵,所不同的是人们发现皇甫嵩一党竟然跟张辽不知道为什么走到了一起。皇甫嵩与张辽两人为首的提出所谓的迁都果然是一场笑话,至少其他人是当成笑话来听的。只是在其他人大声反对批驳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大殿上的那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皇帝微微的看了一眼一个叫董承的人。

不管司隶校尉黄婉怎么反对,不管其他人怎么说,最后蔡邕还是再次被流放,流放到益州,陈林治下。没有来过益州或者说汉中郡的人,开始为蔡邕可惜,黄婉是最激烈的一个,但是王允的话几乎就是圣旨,反对又怎么样。在狱中的蔡邕听到这个消息却高兴得大叫一声,狱中的小吏十分尊敬蔡邕,这些日子对蔡邕也非常好,这时候疑惑的问道:“蔡大人,都被流放了,蔡大人为何反而这般高兴,莫不是悲愤过头了,害了病了?”

蔡邕呵呵笑道:“你有所不知,据闻相国迁都之时只带回了洛阳七十车的书籍,其余都放火烧了,可是当时为关东联军之一的伯至,哦就是益州牧,当时却足足救出了三百余车宫中重要的书籍,此必在益州,我去益州,岂不是可以正和心意。唉,试想当时关东联军个个争着抢夺其他的财物,伯至却有此心,伯献的好弟子啊,哈哈哈哈,去益州好啊,哈哈哈。”

蔡邕发自内心的话和笑声不由感染了小吏,也不再为蔡邕可惜,只是不由对这个陈林有了好奇,问道:“蔡大人可是认识这个益州牧?”蔡邕想起当年流放并州的那一年,这个刚刚出仕的小少年不远前来舍命护送自己,那个什么都不懂,整天就知道来问蔡邕问题的少年,蔡邕嘴上笑了笑,坐下来对众小吏说起:“那一年……”众人听得如痴如醉,这样的人物可惜自己没见过啊。

刘备五车粮食换来一个河南伊,陈林一封洋洋洒洒的文字让蔡邕流放益州,却让汉中的陈林喜从心生,那可是蔡邕啊,大汉的名士,现在还剩几个,孔融,远在北海,蔡邕当之无愧乃是大汉第一。蔡邕未到,甚至没出长安,南郑的蔡府就开始兴建了。陈林开心不到一会,就被一个绝对的坏消息搞得大骂不止,什么坏消息呢?只见贾诩传上来的信息上有几句话:“董贼余孽,罪不可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