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新增一部,大汉七部之一教育部(第3页)

做得好,可以重新给他们转正,做不好,直接杀了。

且若是在这期间还敢犯错的,直接诛族!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的时候要灵活运用,如今最为重要的,是要将定下的那些政策实施下去,保证朝廷与地方的运转,这才是头等大事。”

朱高煦心中其实又何尝想继续用那些人啊,但如今是没有办法,只能尽可能的挑选了,从那些矮个子里面挑高个,若不能将各级官吏补足,政令都难以实行,落实到地方就更加不用想了。

朱高煦想着这些,脑海中突然出现了和珅的那句名言,救民先救官,官吏都没了,

不再去想,见李定荣思考一会缓过神来,朱高煦继续开口。

“定荣,我知道你心中也无法接受,但眼下这就是现实,我们不得不面对。

不过这样的局面,我们也必须要改变,若不改变,这个困难今后将会一直存在。

所以教育体系,我们必须要制定出来,要能够让大汉,从此不再为这个问题而烦忧。

今后大汉的学院,最低从五岁开始入学就读,前面八年为乡学,后五年为县学,再三年为府学,只有府学毕业者,才能参与科举。

府学之上,设立大学,为四年期。

大学为朝廷直接设立,不再隶属于地方,而是由朝廷直辖,凡是从大学毕业,前三十名次内,可不用参加科举,直接入仕。

大学的学生,全部从各个府学升学而来,且从大学毕业学生,可直接参与会试,不用参与童试与乡试。

这些学校,要作为每个地方的政绩考核纳入,让各地都开办起来。

至于学生,军人子嗣优先,大汉官吏者优先,不足名额者再从百姓之中进行挑选入学。

并且凡是官府所办学院,尽皆要有补贴,也就是减少百姓对学费的投入。

每个学院需要的费用与规划,你要尽快落实下来,到时朝廷按照多少进行补贴,这件事要拿出来商议。

另外我欲再增设一部,为教育部,位同其余六部,用于负责大汉教育之事,你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