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活性炭制糖,离谱的糖价(第3页)

直到现在,两人都还有些没有回过神来。

“王爷,这个白糖,别说吃了,就这样看着,都是一种享受,吃在嘴里,仿佛如同仙家之物一般。

王爷,这个白糖的产量几何?成本可高?”

李定荣感叹之后,就目不转睛的看向朱高煦,他现在只想知道,这个白糖能不能大量产出,并且成本究竟有多高。

在他心中,其实已经有预料了的,越是好的东西,产量越低,成本越高,因为需要的工艺肯定更复杂,这是李定荣的认知。

现在他特别希望朱高煦能够给他一个惊喜,因为现在他看这个白糖,这就不是白糖,这是白花花的银子。

朱高煦看着李定荣激动的样子,笑着说道:“你问到点子上了,这个白糖的产量依赖生产规模,只要将生产规模扩大,理论上可以实现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产量。

至于成本,原料用的是甘蔗,以及木炭,甘蔗与木炭的成本是多少,你应该清楚了吧?

其次就是运输成本,以及制作成本,不过并不多。

而要是拿出去卖,这样的白糖,一两怎么也得要一钱银吧?”

朱高煦对这个价格,就有些不太清楚了,这问好就很精髓。

李定荣闻言,整个人激动得都有些颤抖,朱高煦那一句只要扩大生产规模,理论可以实现想要多少就能生产多少的话,是让他激动的真正原因。

尤其是生产制作需要的材料,居然只是甘蔗与木炭,这个成本,他可是一清二楚,至于什么运输、人工成本,这个他同样清楚。

李定荣不断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开始回答起朱高煦的问题。

“王爷,这个白糖一两卖一钱银,太低了啊。

以大明为例,市面上的红糖,约莫一钱银子一斤,但大明的白糖,比起王爷所做的白糖差了太多,市场价格都达到了五钱银子一两,五钱银子只有一两啊!

人们常说一两白糖一两银,虽然有些夸大,但有时候真的能够达到那个价格。

王爷您所做的这个白糖,一两白糖,怎么也不能低于五钱银啊。

而且大汉的糖价要比大明要高一些,这个高是白糖,红糖的价格要低一些。

如今大汉市场上,红糖的价格在五十文,比大明要少一半,因为大汉盛产甘蔗。

不过白糖的价格,达到了一两银以上,因为大汉之前无法生产白糖,只有从大明少量弄过来一些,价格极高。

王爷所做白糖,臣认为在大汉的价格控制在五钱银一两,这样每两白糖依旧有约莫三钱银多甚至四钱银的利润。

而且这个价格,还可以让我们大汉的商人,将这个糖卖给大明,以及周边,从而让百姓也可以跟着实现盈利。

我们正好要实行新的商税,到时这些贸易,还能为大汉产生税收,这样一来,朝廷不仅有糖的利润,还会为国库产生税收,同时富强百姓,一举三得!”

朱高煦听着这些话,心头一时都有些诧异,原来糖的价格,在古代这么离谱啊,想他前世,这个糖基本是普通百姓都能吃得起的,放到现在,普通百姓恐怕基本只能偶尔尝一尝了。

至于白糖,是基本告别普通百姓了,因为这个价格,他们注定一辈子都很难买得起了。

尤其是这个白糖的价格,居然这么高,大明如今现有的白糖他是知道的,就那种成色的白糖,居然还能卖五钱银一两?而且这个价格有时还会更高,在大汉居然达到了一两银子以上,简直离大谱。

而且大汉的红糖价格居然比大明还要低,同样让他都觉得有些离谱。

最后李定荣举一反三的反应,朱高煦尤为欣慰,他确实在让李定荣制定商业经济特区,商税也基本快要制定完成,即将要随着加强贸易一起实施,如今这个糖,朱高煦同样看见了商机啊。

不仅是白糖,红糖同样也是畅销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