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朱高煦的意外与惊喜,以汉京为中心的水 陆航道(第2页)
在如今这个时刻,朱瞻壑能够在这个年纪,就出来做事,还是为安置百姓之事,朱高煦怎么能不欣慰。
对比朱瞻基,朱瞻基这个年纪时,可是一天游手好闲,斗蛐蛐呢。
历史上朱瞻壑早早病亡,如今的朱瞻壑,精神状态却是无比的好,当初朱高煦还特意让大夫看过,没有丝毫有病的症状。
想着历史上朱瞻壑生病几年,永乐九年就没了,朱高煦都只感觉无比的蹊跷。
朱高煦此刻也并未去想那么多,现在朱瞻壑都依旧无事,已经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很不错,在你这个年纪懂得做这些,比你老子我当初强了不少。
你来做多久了?具体负责什么事?”
“爹,年后我就来了,那时候看爹您在忙着事情,儿子就让娘没有给爹说。
李阁老让我负责这个营地的吃食分配、秩序、组织人做活,还有这个营地每户人分配田地,都是儿子在弄。
刚开始其实还不会,李阁老教了我不少,后面渐渐就熟悉上手了。
不过爹您放心,学业儿子并没有耽误,晚上我都会看书,让先生在晚上教我,只是辛苦了先生。”
朱高煦看着朱瞻壑稳重却又担心的样子,心头无比感慨,眼前这孩子,就现在这一刻,他发现才是真正优秀的继承人。
尤其是身为他这个大明汉王之子,却是严格要求自己,在这个年纪就担起了担子,朱高煦是内心是真的高兴。
朱高煦走近一步,缓缓伸出手,朱瞻壑见状想要躲闪,却又将头放正,闭上眼睛憋着呼吸等待着印象中的那一幕到来。
然而片刻,朱瞻壑睁开眼,却是见朱高煦的手放在他肩上,轻轻拍了拍他的肩,顿时笑了,笑得无比的开心,双眼都甚至有些湿润。
朱高煦看着朱瞻壑,心头一时有些不是滋味。
朱高煦这个原身,可以说并没有怎么培养朱瞻壑,对朱瞻壑也很少管,管教的几次都是通过打朱瞻壑一顿。
朱高煦清楚,这是原身因为朱瞻壑不如朱瞻基得朱棣喜欢,让朱高煦对朱瞻壑都有些不喜。
可以说朱瞻壑与还年幼的朱瞻圻,都是韦婉芸在管,在教导。
而朱瞻壑也是真的争气,这种环境下,也是没有长歪。
哪怕是他到来后,在大明要准备离开大明,来到这里后也是在忙着处理国事,对朱瞻壑的教导虽然有,但还是有些疏忽的。
这并不是他如同原身一样对朱瞻壑不喜,而是因为他是穿越过来的,莫名有了儿子,他是真不适应,好一段时间他甚至都忘了有朱瞻壑这么一个人。
如今看见,朱高煦心头是真的复杂,继承了朱高煦一切的他,朱瞻壑这个儿子,他也必须得认。
好在朱瞻壑不顽劣,他还算可以接受,毕竟他已经是朱高煦了,接不接受的,又能咋办嘛?
看着朱瞻壑,朱高煦缓缓开口。
“做得不错,我刚才走了一圈,还在跟李定荣说这里做得很好,你有这份心,很是难得。
不过你今后还是要抽出半日的时间,好生学习,你现在还年幼,晚间看书学习也不要太晚,要保持睡觉的时间。
我还在呢,以你现在这个年纪,还轮不到你来挑这么重的担子。”
朱瞻壑的这份心,他很认可,做的事,他也同样认可。
其实他刚才并没有向李定荣夸这里,因为先前已经见过那一处营地了,这里做得好,在他看来理应如此。
不过到底是十二岁都还不到的朱瞻壑主持的,他也不介意夸赞两句。
孩子嘛,该夸的还是要夸,要认可朱瞻壑的付出,一味的压制,他可不想朱瞻壑产生心理畸形。
朱瞻壑听后,果然兴奋得有些颤抖。
其实朱瞻壑并不是因为这几句夸赞而激动成这样,李定荣也夸过他,他也只是笑了笑。
只因为这是朱高煦对他的认可,从他记事以来,这是朱高煦第一次这么夸他吧?
在朱瞻壑的眼中,朱高煦的这一句话,比任何人说的多少话都更加让他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