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朱棣三代人的狠,大汉新机器(第2页)

“唉,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汉王毕竟是我的亲弟弟,我这个兄长的,能帮则帮,又怎能停下贸易往来。”

朱高炽一脸的痛心,显得非常不愿。

杨士奇目光一闪,随即再次开口。

“太子仁德,臣敬佩,当是世人所学之典范。

但如今大汉的实力强大,已经威胁至大明,太子万不可妇人之仁。

且经商期间,大量金银、物资流向大汉,这对大明而言,极为不利。

同时还有海外诸国,朝廷都应该劝其停止与大汉之间的贸易才是。

臣等稍后便上书皇上,由皇上抉择。”

杨士奇说完,杨荣几人纷纷附和。

朱高炽见状,依旧还是表现得极为不忍心,最终杨士奇等人离开,朱高炽才恢复过来。

有些话,他不能说,朱瞻基更不能说,只能让杨士奇这些人说出来。

至于他真的那么在意朱高煦?

若是之前,他真不介意做一个好大哥,但如今,不行了,因为朱高煦的实力,确实过于强了。

该对朱高煦与大汉展开的限制,该有了。

不仅是大明要停下与大汉之间的贸易,大明海外诸国,也要去做。

尽管大明与大汉之间的贸易占比最大,海外诸国,他也没有怎么看重,但也算作是一个添头吧。

能成则成,不成也没有什么影响。

刚才朱瞻基说出来,他对朱瞻基说的那些话,就是为了告诉朱瞻基这点。

因为朱高煦与他们的特殊关系,这些话他们敢说,哪怕就是朱瞻基,也经受不住朱棣的怒火与猜疑。

“老二,不要怪我,你在外面就好好在外面就可以了,奈何你偏偏要做这些呢。

大明与大汉靠得太近,关系太特殊了,只能大明强而大汉弱。

你若是要强,就只能限制你了啊。”

离开东宫的杨士奇几人,准备了一会,由杨士奇进入宫内,将撤销大明与大汉双边贸易,同时告知海外诸国不要与大汉贸易往来的事情禀明给朱棣。

朱棣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同意,随后又将胡广、杨荣等人全部叫来开始商议。

讨论了许久,朱棣依旧没有同意下来。

“此事搁置,过后再议,你们下去吧。”

最终什么也没有定下来,朱棣既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直接将杨士奇等人赶了出去。

然而杨士奇等人出来后,却是一脸凝重,他们不知道朱棣与朱高炽到底是在做什么。

就在几人走出宫门后,朱高炽派人前来。

“诸位大人,太子殿下口谕,此事不可着急,过后再提,必然可成。”

杨士奇几人更加疑惑了,朱高炽又不说全,他们也只能猜测。

皇宫之内,朱棣一脸的笑容。

他没有同意杨士奇等人的建议,是因为他还没有从朱高煦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

只要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杨士奇几人再提,他才会顺势答应下来。

这件事,同样也不能出自他的口,必须是杨士奇等人的口,他只能被迫以大明江山社稷为重而同意。

而在大明发生的事情,正在被朱高煦当初留在大明的情报人员传回大汉。

大汉,王宫内。

朱高煦正带着李定荣看着眼前打造出来的新机器。

“开始演示吧。”

“是,王爷。”

在朱高煦的一声令下,机器旁的人当即开始踩动,随着一阵轻缓的声音传出,在朱高煦眼中,一件衣服逐渐被纺织出来。

朱高煦看着满脸的笑容,而李定荣却是满眼的震惊。

“王爷,这....这个缝纫机,速度简直太快了,比起动手做,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更是不用几个人来一起做,实在是织衣服的神器!”

李定荣此刻是真的被惊到了,他是真没有想到,朱高煦居然能够做出这样的神物。

难怪今天朱高煦神神秘秘的,在见到之前,愣是什么也不跟他说,原来是这样。

李定荣双眼放光,这个缝纫机,再搭配上已经有了的纺织机、织布机,以后大汉的纺织业,彻底兴起了。

这样的大好喜事,他怎么能不高兴,简直高兴得双眼放光。

“哈哈,这个缝纫机确实效果还不错,既然你都看见了,那就全力打造,优先供给王后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