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朱棣三代人的狠,大汉新机器
东宫,朱高炽回到东宫,一个人开始沉思了起来。
这次朱高煦出现的变化,导致大明的方针也在跟着改变,尤其是对大明的局势变化,不小啊。
就在朱高炽沉思之时,朱瞻基却是走了进来。
“爹,发生什么事了?看你想得这么凝重。”
朱高炽看着朱瞻基满脸好奇,神情当即一变,恢复正常。
“小子,你二叔在外面,可是干出一番事业了。”
朱高炽随即将朱高煦的事情大致给朱瞻基说了说,紧紧看着朱瞻基神情的变化,他倒是想要看看,朱瞻基会怎么做。
当朱瞻基听到这些消息,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是真没有想过,自己的那个二叔竟然这么强。
待心绪逐渐平复下来,顿时一拍大腿,又凑到朱高炽近前,靠在耳边。
“爹,当初就应该听我的,不然哪里会像现在这样。
如今二叔有了先进的火器、战船,疆域增大,人口增多,必然还能拉起一支至少十万人的大军。
现在大明已经没有办法限制二叔了。
要不现在立即停止与二叔那里经商,不然二叔的大汉,只会越来越富有!”
朱高炽一脸凝重,他是真没有想到,朱瞻基竟然还在惋惜当初没有对朱高煦出手。
如今年纪轻轻的朱瞻基,可真是心狠手辣,比他可是狠多了。
至于后面朱瞻基说的担忧与建议,朱高炽心中又是一阵欣慰。
能够想到这些,有这个见识,已经算可以了。
“小子,你很着急?你是担心你二叔?
我告诉你,凡事需稳重,任何时候,都不能表现出任何情绪,除非你想展现出什么情绪给人看,不然这将会是你的致命弱点。
之前的事情,本不可再提,你倒好,如今还这般说了出来,你的警惕之心呢?
至于大明与大汉,还不是你现在该思考的时候,哪怕就真的思考了,也要切记,不可对外说出来。
你如今唯一需要做的,那就是好好学,你是老爷子口中的好圣孙,不要做一个心狠手辣,不顾亲情的圣孙。
朝廷的事情,你也无需去管,心中知晓,心中有想法便可,但不可出于你口。”
“下去吧,这件事我和你爷爷会处理好的。
跟你说这件事,就是告诉你,你要是不好好学,想想将来你能凭借什么本事去面对你的二叔。”
朱瞻基有这些想法,朱高炽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朱瞻基的位置可以说比他还稳,将来注定是大明的皇帝。
作为皇帝,该狠的时候必须要狠得下那个心,足够果断,有魄力,只要做到了,再差,其实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但如今的朱瞻基,稚嫩的地方太多了,许多事情,考虑的也确实不够全面。
朱高炽也没有说这些,因为如今的朱瞻基也还小,有的是时间来调整。
看着朱瞻基还在沉思,朱高炽也宽慰了几句,就让朱瞻基下去了。
他也确实想要通过这件事让朱瞻基变得上进,更有奋进心。
朱瞻基的位置太稳,过得也太安逸了,没有任何对他的威胁,如今的朱高煦,算是对朱瞻基唯一的威胁了。
尽管他不知道朱瞻基为什么会和朱高煦闹得这么僵,但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在朱瞻基下去后,朱高炽又叫来杨士奇、杨溥等人。
将这个消息简单的告诉几人,直接将这几人都干沉默了。
朱高炽见状,没有丝毫的怪罪,随即继续开口。
“如今大汉开始变得强大,而大汉与大明之间的贸易往来,让大汉的国库越发充盈,虽大明亦有受益,但对大明而言,不是什么好事啊。”
杨士奇几人看着满脸担忧的朱高炽,顿时知道朱高炽想说的是什么了。
杨士奇当即站出道:“禀太子,臣认为如今大明与大汉之间的贸易往来,已经不再适合。
臣等当上书建议皇上,停下双方的贸易往来。
但大汉名义又属于大明,若是贸然管控,恐会引得非议。
臣认为当由朝廷牵头,主动停止,民间跟紧朝廷的脚步,经商贸易往来减少。
而民间若是依旧有与大汉贸易往来者,臣建议可以如同大汉一般,征收所谓的关税,也就是进入大明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