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杨士奇在大汉的见闻(第2页)
朱高煦没有丝毫的着急,主动权在他手上,不管朱棣怎么应对,最终也都是由他来做主。
李定荣随即退了下去,将朱高煦答应给的全部交给杨士奇。
杨士奇看着眼前的火枪与火炮,神情炙热,对于能够让大明强大的火器,他也是在意的。
因为朱高煦的大汉实力太强,对他们而言不是一个好消息。
要论大明谁最在意这些,杨士奇这些臣子比朱棣与朱高炽更加在意,因为他们已经没办法再次选择,一旦朱高煦的实力太强,要是真的发动靖难,大明又真的抵挡不住。
他们这些人不仅位置难保,就连性命,都不一定能够保得住。
毕竟朱高煦在大汉,有相应体系的人可以直接替代他们,并不是真的离不开他们这些人。
他们更怕朱高煦打回大明,他们将会遭到朱高煦的报复。
尤其是之前动用山匪伏击朱高煦的事情,如今在大明他们付出代价平息了,但他们时刻都怕朱高煦哪天知道后,会找他们索命。
现在杨士奇只希望这些火器运回大明后,大明能够仿制出来吧,这样大明的火器将不再受制于大汉。
杨士奇当即让随行的副使带着这些火器返回大明,而杨士奇自己则是留了下来。
第二日,杨士奇早早醒来,就离开官驿,换了一身衣物在城内逛着街。
这算是他来到大汉的第二个目的,那就是详细的了解大汉,回到大明后还需要报给朱棣。
看着街上在清晨就有络绎不绝的人流,感受着似乎比大明京城还要繁华的烟火气,心头满是感慨。
就他目前所见,与大明的京城,又有什么区别啊?
走在街上,时不时的就能看见一些明显与汉人外貌有差别的诸国商人,这些人穿梭在各个店铺。
走了一会,杨士奇来到一间酒楼,逛了这么一会,他也饿了。
酒楼里面,更是坐满了人,熟悉的人彼此交谈着。
这时酒楼的小厮来到杨士奇身前。
“客官里面请,如今店内已无雅间,只有那里有一张空桌,客官可愿就坐?”
杨士奇看了一眼,是右手边靠墙的一处,有一张大桌,其余尽皆坐满了人。
“好,就那里吧。”
杨士奇也没有任何想法,他这次出来,就是看看大汉情况的,在这里,他可以了解到的更多。
刚坐下,小厮随即递上一张菜单。
杨士奇看去,上面的菜单都标注了价格。
至于饭菜,更是丰富,可以说寻常所见的,菜单上面都有。
只是看到价格,杨士奇一时有些皱眉,因为上面最便宜的菜,都需要三十文钱。
别看三十文钱,在洪武与永乐时期,钱的购买力是不一样的,因为白银没有大量流入,如今一钱银子相当于一百文钱。
在成化与弘治年间,一钱银子只相当于七十、八十文左右,到了天启年间,更是跌破了五十文。
杨士奇看了看价格,他发现自己这随便吃一顿饭,恐怕就得花一钱银以上。
而里面最贵的,还是一款人间醉的酒,三两银一两酒。
是的,一两酒就需要三两银子!
杨士奇摸了摸自己腰包的钱,这个动作也没有逃过小厮的眼。
“客官不是前来经商的吧?看客官面相,应是汉人,如果客官是大汉籍人,可拿出身份凭证。
拥有大汉籍的人可以享受优惠,可以只收取菜单价格的七成钱。”
杨士奇闻言一愣,他是真没有想到,吃个饭,居然还有这个分别。
“我确实是汉人,但并非大汉籍,而是来自大明。”
“客官,来自大明可享受九折优惠,意思就是只收取菜单价格的九成钱。”
杨士奇闻言,顿时来兴趣了。
“你们这么做,就不怕其他人有意见?还有你们菜单上的定价,就不怕来的人觉得贵了吗?”
“看客官谈吐不凡,在大明也是读书人吧。
客官第一次来或许不知,这是我们大王所定,因为身为汉籍的人,理应享受到一定的优惠,而大明之人,也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