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三月麻竹

第154章,成了富翁

紧赶慢赶,来到庐山村的时候,已经是6点过了,正是黄昏。

 

麦穗不在。

 

隔老远就能看到孙曼宁和邹平在2层阁楼上坐着聊天,见李恒出现,两人很快起身下到一楼。

 

“老邹,是不是让你等久了”李恒歉意问。

 

邹平摆手,“没有,我也是下班才过来,比你没早到几分钟。”

 

说着,邹平从包里掏出两张汇票,递给他:“终于给你了,不然我拿在身上总是提心吊胆,这辈子都没经手过这么多钱。”

 

李恒笑笑,接过两张汇票。

 

一张汇票金额显示:17.82万。

 

邹平在一旁解释道:“截至今天为止,《活着》单行本一共卖出了1187563册,按5%的版税支付,刚好这个数,你算算。”

 

话到这,他补充一句:“杂志社已经替你交了税,这些钱你放心使用。”

 

遇着钱的问题,李恒从来不打马虎眼,就这么当着邹平的面用笔算了起来。

 

计算完,才发现杂志社还多给了好几十,给自己凑了个整百数。

 

接着,李恒开始查看第二张汇票,金额是2500元。

 

邹平说:“这是京城广播电台支付《活着》的播报费用,上次沪市广播电台你要价2500块。

 

8月份的时候京城广播电台找到杂志社,我们一时联系不上你,就根据沪市的价钱转让给了对方。”

 

李恒伸手同邹平握了握,热情招呼:“老邹,辛苦你了。还没吃晚饭的吧,走,今天咱们喝一杯。”

 

没想到邹平摇了摇手,满脸遗憾道:“不成,今天不成,我有个同学生日,我得去赶场,下次,下次咱们再好好喝个。”

 

其实他是真心想和李恒喝酒进一步拉好关系的,但没办法,走不开。

 

听闻,李恒没勉强,亲自送对方到路口,“老邹,谢谢你了,慢点开车。”

 

“诶,好,老李回屋休息吧,我走了。”

 

邹平依旧开的面包车,但不是昨天那辆新的,换了一辆比较老旧的车子。

 

等到车子走远,孙曼宁一脸羡慕地盯着汇票,“哇!李恒你真有钱,我爸妈工作了几十年,存款都不及你一个零头多。”

 

李恒低头再次检查一遍汇票,随后大气表示:“不用羡慕,以咱们的关系,今后你想吃什么了,馋什么了,告诉我,管够!”

 

“山珍海味也行吗”

 

“行。”

 

“海参燕窝也行吗”

 

“当然行,把你吃腻为止。”

 

虽然是玩笑话,但孙曼宁还是满心欢喜,认真送上祝福道:“李恒,恭喜你成为大作家,大富翁!真的好厉害!”

 

“得了得了,别恭维我了,我这点钱算什么富翁,放麦穗家都不够看的。”

 

李恒把汇票收好,问:“对了,麦穗人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在”

 

孙曼宁告诉他:“她等会有班会,晚上她们宿舍要聚餐,走不开,当然就只剩我一个咯。”

 

李恒问:“那你吃晚餐了没有没吃我请你吃大餐。”

 

孙曼宁摸摸圆滚滚的肚子:“哎呀大餐你不早说,一个小时前麦穗用饭盒送了饭过来,你要是早回来30分钟,还能见到她。”

 

听到这话,李恒也懒得去折腾了,倒杯水,就那样继续啃千层饼。

 

看他吃得贼香,孙曼宁还伸手捻了几块放嘴里,“没辣椒,总感觉少个味,还没我们邵市的好吃。”

 

“想吃辣椒简单,等军训完,我就置办锅碗瓢盆,到时候有时间咱就自己开火打牙祭。”李恒说。

 

孙曼宁问:“你怎么这么饿没和肖涵一起吃晚餐”

 

李恒说:“她也要开班会,再说太晚了挤公交不方便,我就赶在下班时间提前回来了。”

 

“啊提前走的那你咋才到家”孙曼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