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后,景怡从孤儿变成了王爷凤凰和太阳鸟都在飞翔

第171章 进京途中情难舍

靖王拿捏着大舅哥皇帝,不理会他的圣旨,继续每天游山玩水,微服私访。

 碧霞大肚子,不能跟他了,现在就由蓝子涵天天跟着,成了“贴身侍卫”。

 蓝子涵原来号称“黑衣罗刹”,闯荡江湖,跟了靖王后,收了外号,眼里的锐气也渐渐收了。

 她出身商贾之家。

 上次靖王和碧霞上京出使倭寇国,没让她跟去,而让她监看初丹宫建设。

 她不辱使命,做得好好的。

 商贾之家出身的她,自然对资金使用精打细算,还节省了好多费用,原来预算五千两黄金,事实上才用了三千多两。

 现在乌日娜不在王府,靖王的日常开支就交给她打理了。

 事实上,蓝子涵比乌日娜更加会打理财务。

 毕竟她自小跟着父母经商,耳濡目染,对金钱账目更加细致。

 靖王回来,把大舅哥赏赐的一千两黄金也交给她打理。

 她都细细记录好,分成若干份,该存放王府的存放王府,该存钱庄的存钱庄。

 而且她太聪明了,整个衡州的钱庄,她都存着有。

 她说叫“分散风险”啊,反正靖王也不懂,由她去弄吧。

 王府的日常开支资费,都是由靖王府账房管事上报“编制”,再由度支司派发资费。

 一般每月资费都差不多。

 账房管事接收到了资费,再按靖王府的地位高低配给,叫“月钱”。

 王府里从王爷到丫鬟杂役所有人都有“月钱”。

 其实,靖王的月钱,一分一毫都用不上。

 吃住穿行,所有都是王府另外安排资费,自己的月钱哪里用得上?

 蓝子涵也把靖王爷的月钱存起来了。

 本来靖王想由紫霞来做这些事,只是紫霞郡主出身,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哪里懂打理这些?都打理不到一个月就叫苦连天。

 但蓝子涵做起来却得心应手。

 不得不佩服。

 靖王觉得蓝子涵现在身份也是“准王妃”,不要太辛苦了,要培养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