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后,景怡从孤儿变成了王爷凤凰和太阳鸟都在飞翔

第171章 进京途中情难舍(第2页)

 蓝子涵就在王府里的丫鬟中找了一个标致、实在、聪明的来培养。

 这个丫鬟这样天天跟着她,也就成了内侍了。

 靖王无事,就经常带着蓝子涵去梓镇别苑,看望碧霞姐。

 有时实在想念雪丹母子,也骑快马奔跑几日,到蓟王府和雪丹相会。

 刚刚从蓟州回来。

 侍卫长说:“王爷,圣旨又下了。”

 不是上次那个公公来下旨了。

 “靖王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靖王,即刻进京,不得有误。钦此。”

 和第一次诏书大同小异,只是多了几个字而已。

 靖王接旨,供奉在神案,照样不理。

 整个王府都知道靖王接旨而不理的事,都吓坏了,都说:“王爷有几个脑袋呀?胆敢抗旨?”

 靖王对所有人说:“你们放心吧,本王自有打算。”

 过了十天,又一个公公带着圣旨来了。

 “靖王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靖王爱卿,见朕诏书,即刻进京,不得耽误。钦此。”

 靖王只接旨,不遵旨。

 接下来第三道圣旨,第四道圣旨,第五道圣旨……每隔十天都下一道圣旨。

 直到第十二道下了,是魏公公直接来的。

 魏公公说:“靖王呀,咱家都老了,走不动了,京城到衡州,路途遥远,皇上还是让咱家来下旨,可见皇上对这个圣旨的重视啊。”

 “靖王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靖王这个刺头上京见朕,不得有误,再不来,朕就亲自来宣旨,看你敢不敢再抗旨,你的脑袋不要,你王府几百人的脑袋难道你也不要?钦此,快点来。”

 魏公公宣完圣旨,忍不住笑了起来。

 靖王忍住笑,把圣旨供奉在神案。

 神案都摆满了圣旨了。

 招呼魏公公歇息。

 魏公公说:“靖王呀,什么时候启程?”

 “魏公公辛苦了。本王打理好王府事务,即刻启程。”

 “好,咱家马上回京面禀皇上。”魏公公有个习惯,不喜欢住在宣旨对象家里,路途不耽搁,宣完旨即刻动身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