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育苗(第3页)

 只不过这里没有塑料薄膜,所以就用草席代替。

 道理也很好理解,都不用怎么想,李二便懂了,也能接受。

 反倒是那苗田,专做培育种苗之用,听着新鲜,似乎从未有人这样做过。

 老章笑道:“都是吾家阿郎要求的,阿郎说了,这种苗,跟小娃子一样,初生的小娃子,不悉心照料,很容易夭折,但只要照料好了,长到一定年龄,便是放手,往往也能茁壮成长,不担心早夭。”

 “哦——”

 “懂了懂了,原来如此,那你家阿郎呢,现在何处?”

 李二大笑,颇有点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的确,这小孩要是生下来不悉心照料,很容易早夭,可要是养到个三五岁,情况便会好很多。

 种地,似乎也一样。

 大道至简。

 这里面的道理,便跟河泥入肥,瑞雪兆丰年,是一样的,都与一些生活中的常识相同,只是一直没人注意到。

 老章复又低下头去,继续忙:“阿郎今早亲下厨,与小人等吃了顿好的,此时应当在家中。”

 李二点头谢过,这才重新上路,一路上,越想越觉得妙。

 难怪那地要锄得那么精细,又是浇肥,又是盖草席。

 原来是作培育种苗之用!

 而那样的地,种子播上去,长出来的苗苗,能不茁壮?

 怕是发芽的可能性,也远比直接播在地里高吧?

 如此一来,只要移栽没问题,可以顺利成活,那么长势必然比过去更好,没准还能省下大量的种子。

 便嘱咐李君羡道:“此事当严肃对待,若无事,不妨多往此处看看,朕要第一时间知晓,这育苗移栽之法,是否真的可行。”

 其实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一则移栽补苗这种事,古已有之,二则若不可行,陈远应该不会做这种无用功。

 只是,此事牵扯到底过大,不可鲁莽草率,是以,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方可下结论,研究推广至各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