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教育部


                 夕阳余晖洒落,杨斐与萧景并肩走进考核点的大门,刚好赶上那两百余名读书人交卷。

  他淡淡扫视一圈。

  发现人与人的悲观并不相通,有的人愁眉苦脸,有的人紧张兮兮,有的人则胸有成竹,尽显人生百态。

  “看来还是有几个人才的。”

  杨斐嘴角微扬,笑意盈盈。

  那几个成竹在胸之人,想来成绩不会太差。

  萧景随即道贺:“恭喜王爷。”

  “我们进去吧。”

  杨斐说完,率先踏入考试的大堂之中。

  “参见王爷。”

  薛明听得动静,抬头一看,见到杨斐后起身行礼。

  王爷?

  楚王竟然亲临考场了!

  一众读书人齐刷刷的看向杨斐,就连那些原本成竹在胸之人也不再淡定,显得局促起来。

  “参见王爷。”

  众读书人也纷纷行礼,一时间气氛庄重。

  杨斐挥挥手,温和地笑道:“诸位才子不必多礼,本王今日来此,是为了向诸位宣布一则喜讯。”

  此言一出,众书生心中一动。

  一位书生见杨斐神态和煦,鼓起勇气问道:“敢问王爷,是何喜讯?”

  这个问题也是其余书生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对自己此番考试并无信心之人,他们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曙光。

  杨斐唇边泛起一丝微笑,缓缓宣布道:“此番诸位考核的如何本王并不知情,但本王料想必将有人被淘汰,本王今日带来的好消息,正是关于这部分人的安排。”

  此言一出,那些原本对考核结果心怀忐忑之人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他们以为自己或将名落孙山,仕途无望,不曾想峰回路转,听王爷这话的意思,自己还有机会!

  看到在场诸多士子激动不已的情绪,杨斐并未多作迟疑,直言道:“本王有意在岭南设立教育部。”

  “此部门主要负责教书育人相关的事务。”杨斐进一步说道:“虽然诸位可能并不擅长政务处理,但却可投身教育部,在岭南担任教师之职,诸位擅长诗词歌赋,想必教书育人亦不在话下。”

  这时,有一名书生忍不住提问:“请问王爷,此教育部是否与国子学有相似之处?”

  国子学起源于晋朝,由晋武帝司马炎设立,后被杨广更名为国子监,是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及教务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