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 东北线战场:日军第33师团等约万余人从阳城向董封镇攻击,中国守军第98军与日军激战,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但5月13日董封阵地被突破,第98军突围。
战争结果
中方军队损失惨重,国民政府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军队伤亡、中毒、失踪人数达13751名,而日方统计中国军队“被俘约35000名,遗弃尸体42000具”;日方战死670名,负伤2292名。日军完全占领黄河以北的晋南地区。
战役影响
从军事战略上,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的防线受冲击,日军在该区域军事压力减轻,华北战场抗战更艰巨。在政治方面,引发国内舆论关注和反思,促使国内各方力量更加团结。国际上,让国际社会看到中国人民抗战决心和勇气,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同情。经济上,中条山地区经济遭到巨大破坏,农田荒芜、工厂损毁。在民族精神层面,战役中中国军民的英勇表现,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和抗战意志。
中条山之战:血与火的较量
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是一道横亘在黄河北岸的天然屏障,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被视为中国抗战的关键防线之一。1941年5月,这里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役,史称中条山之战。这场战役不仅是中日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深刻影响了中国抗战的局势。
1941年,日本为了迅速解决中国事变,将目光投向中条山。日军认为,中条山地区的中国军队是其进一步扩大侵略的阻碍。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行动,企图一举摧毁中国军队在中条山的防线,打通其战略通道。日本集结了第33师团、第35师团、第37师团、第41师团等部队,总兵力达10万余人,由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