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108章 赵祯理政(第3页)

 自己马上要被外放了,这要吕夷简也出了意外,官家身边还有何人能用?

 晏殊看了眼张士逊,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此等人独在天子身边。

 想到这里,晏殊站起身来,想要再去劝慰两句吕夷简,让他打起精神来。

 这时外面传来了通传声,赵祯到了。

 “官家怎的来了?”张士逊有些惊诧。

 一旁的另一位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李迪已经在整理衣冠了,他即非吕夷简一党,也不是张士逊一党。

 李迪对掺和他们的事没兴趣,到了他这个年纪,只想着好好退休,留下一个更完美的身后之名。

 因此,对于亲手将他重新召回中央为相的赵祯,李迪十分尊敬。

 李迪提醒了句:“诸位还是速速准备接驾吧。”

 说罢,他率先走了出去。

 上首的吕夷简脸色阴晴不定,他知道,赵祯这次八成是奔他来的。

 看着手中写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所谓改革奏疏,吕夷简十分头疼。

 “为何官家就想起来变法了呢?”

 心中一时烦躁,他干脆将新写的那张纸给撕了,他自己都清楚,他顾忌太多了,写成这样,赵祯准不满意。

 “吕公?”

 晏殊上前提醒了他一句,叫他一起出去迎驾。

 吕夷简长叹一声:“走吧。”

 很快,政事堂大小官吏在门前等候,赵祯的车驾也来的很快。

 “臣等恭迎官家!”

 赵祯下了车,笑容可掬的表示:“诸位都是国之肱骨,不必如此多礼。”

 “谢官家。”

 众人起身。

 见赵祯如此,吕夷简作为首相,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明知故问。

 “敢问官家此番有何旨意示下?”

 “没什么。”赵祯笑呵呵的表示,“朕就是静极思动,来政事堂与各位宰执大臣叙叙话,看看政务如何。”

 说着,赵祯一马当先的走入堂中。

 一群人面面相觑,只能跟在他后面。

 来到殿内,赵祯随意的翻阅着奏疏,时不时还就一些问题发表些看法,看那样子真像是来视察的。

 其他人渐渐安心了,不仅安心,有的人心思更活泛了起来。

 张士逊引着赵祯上前,来到自己的桌案前,有意无意的展示着自己的功劳,引得赵祯连连称赞。

 可吕夷简冷眼旁观看的分明,赵祯看似是随意走走,可看方向,一直是朝自己的桌案移动的。

 果然,很快赵祯就图穷匕见了。

 “这里是吕公理政之处?”

 吕夷简只好上前回事。

 “嗯。”赵祯翻阅了些奏疏,确实处理的不错。

 但他就是没看到那本该给自己看的东西。

 侧目看了眼吕夷简,他目不斜视,没给赵祯任何信息。

 赵祯心下暗怒,看这样子,他是打定主意不跟自己合作啊?

 眼珠一转,赵祯想到一个主意。

 “吕公啊,不知你可知范仲淹此人?”

 吕夷简愣了下,赵祯忽然说起来此人作甚?

 “官家所言,可是范司谏?臣倒是有所耳闻。”晏殊上前接过话来。

 早在刘娥掌权时,范仲淹上书让太后还政天子,结果被亲自在赵祯面前举荐他的晏殊一阵批评。

 两人早年间便有交集,对于范仲淹,晏殊自然了解。

 “范司谏性烈如火,嫉恶如仇,但又不失干练,行谏言之职再合适不过了。”

 听了晏殊的话,赵祯意味深长的看向吕夷简:“吕公可听到了?这样的干吏,连同叔公都忍不住出言称赞,朕为天子又怎能委屈贤才呢?”

 对范仲淹的性格,吕夷简也早有耳闻,赵祯话中深意,不言自明。

 你若不为,他赵祯还找不到别人了?

 想了想范仲淹那个性格,吕夷简低头了,若真换个性急的上来辅佐变法,那还不如他来呢。

 “官家明鉴,臣自当奉行。”吕夷简苦笑着俯首,“明日臣便拟定个章程,交由官家过目。”

 赵祯哈哈一笑:“那就辛苦吕公了。”

 今日的目的达到了,赵祯也就不再多留,又随便扯了几句别的,他便起驾回宫了。

 留下政事堂的各位宰相,表情各异。

 现在谁还不知道,赵祯来这一趟,看似巡查,实则就是来找吕夷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