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126章 餐桌议政

 李放老早就发现了,明明都是年轻人,可不管是赵祯、曹髦,还是徐妙锦、任红昌,都有着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成熟。

 刚到此地的曹髦,小小一个少年就心事重重。

 卸下防备后,也是对他极为尊敬,生怕惹怒自己,丢掉重新掌权的机会。

 赵祯也是一样,明明才二十出头,比他还小上两岁,但却过于成熟了。

 任红昌也是事事谨小慎微,徐妙锦也是这两天朱棣的事解决了,心思方才没那么重。

 本该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可各个都显得那么老成持重。

 没一点年轻人的样子。

 也只有今天,在李放的招呼下,美食的带动下,几人的性格渐渐有了些改变。

 他们在影响着李放,而李放同样也改变着他们。

 “我跟你说啊,那个变法之事,还是要徐徐图之。”

 餐桌之上,随意闲聊,聊来聊去,就又说回了北宋的变法之事。

 赵祯闻言愣了一下,刚刚二人还聊得开心,怎么李放这就又劝自己不要着急变法?

 “数年之后党项立国,我朝不可能坐视不理,若不趁此时整合力量,如何能面对西北军事?”

 饭店里,高谈阔论的人多了,李放也没想着避人耳目。

 他们越这么光明正大的聊天,别人越不会觉得有什么。

 谁会听到旁边两个路人在谈历史,就认为他们是古代穿越者?

 李放夹起一筷子牛肉来放进锅里:“我这么说自然是有我的考量,你且听听。”

 变法之策,虽说利国利民,但终究损伤的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面临的阻力肯定很大,这种情况下,一开始赵祯可能依靠皇帝的强权给所有人压下去。

 但当北宋面临西北的军事压力时,保不齐就有人会想着靠此给皇帝一个下马威,逼迫赵祯不得不放弃变法。

 如此一来,岂不是双输吗?

 别以为士大夫干不出这种事来,日后的历史上,司马光为了打击王安石的新党,竟然同意将之前占领的西夏之地全数还给他们。

 这可是几万将士浴血奋战得来的土地,他们中央宰相就轻飘飘一句话给直接放弃了。

 抱病在家的司马光还不忘坚持上疏,请求朝廷先弃数寨之地,至于兰州和定西城放弃不放弃,之后再行商议。

 他话说的很漂亮:“不和西戎,中国终不得高枕。”

 虽说这里面有客观因素在,他们旧党有无数的理由。

 为了保持边境安定,为了休养百姓。

 还有说为了天下之理。

 因为那些地方本就是宋朝打下的西夏之地,还给他们也不可惜。

 可此时这些旧党士人却完全忘了先贤的话。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西夏会因为得了土地,然后自此就再不犯边吗?

 这个不用去考据历史,但凡是个受过教育的现代人都能猜出来答案,自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此事朝野纷争不断,可在旧党的坚持下,朝廷还是弃地了。

 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弃地之后,中国也没有高枕无忧。

 听到李放如此说,赵祯一下子就怒了:“他们胆敢如此?勾连外敌,只为自身之利!”

 他的眼神锐利非常,声音也抬高了许多,不由得就展现出了几分皇帝的样子。

 突然的喊叫,惹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李放赶忙起身,朝着四周不好意思的合掌示歉,拉着赵祯赶紧坐下。

 “小点声,这是公共场合。”李放提醒他。

 赵祯深吸了一口气,歉意的点点头:“是我失态了。”

 对面正在聊天的二女也看了过来,刚刚的话她们自然也听见了。

 徐妙锦表情有些古怪:“赵官家,我说句实话,就你们大宋的士大夫,真的能做出这等事来。”

 为了政争,置国家大事于不顾,这种事又不稀奇。

 她这句实话,一下子给赵祯怼沉默了。

 片刻之后,赵祯有些迷茫,看向身旁的李放,他缓缓开口问道:“以文御武,真就如此不堪吗?”

 来到现代这么久了,赵祯所求的,都是从制度层面去富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