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223章 太子、才人(第2页)

 “五兄起兵之由,只是因为长史权万纪管束太严,又多次对阿耶告状五兄之错。五兄愤然之下,杀了此人,被逼无奈,这才举兵自保,非是为皇位而来。”

 李承乾恍然点头:“原来是这样。”

 他说呢,就李佑那个出身,他怎么敢觊觎皇位的。

 李佑是李世民的第五个儿子,生母是阴妃。

 而这个阴妃也不一般,她的父亲是前隋长安守将阴世师。

 李渊太原起兵后,其子李智云被阴世师带往长安所杀,英年早逝,之后阴世师更是将关中的李渊家祖坟给刨了。

 后面李渊入住长安后也没客气,果断把阴世师给弄死了。

 这等深仇大恨,也不知道李世民出于什么心态,还将阴世师的女儿收入房中。

 但不管怎么说,李佑的母亲是这样的出身,他几乎不可能争夺这个皇位。

 首先一点,人心他就争取不过来。

 “稚奴为五郎解释,莫不是想让我拉拢他,为我所用?”李承乾一点就透。

 李治立刻夸道:“阿兄果然才智过人!”

 “你真是这般想的啊?”李承乾颇有些意外,“我等要做大事,不可不细心谋划,牵扯外地藩王,恐怕不妥吧......”

 李承乾还算有些理智,知道完全没必要联络李佑。

 李治凑上前去,低声问道:“弟却觉得需要五兄的帮忙。”

 他抬头认真的看着李承乾:“弟问阿兄一句话,阿兄可不要发怒。扪心自问,阿兄可比的上阿耶之英明神武?”

 李承乾沉默了。

 作为儿子,对于自己的生身父亲,他又如何没有孺慕之情?

 别忘了,他可是李世民的大儿子。

 他现在还记得,小的时候,阿耶与阿娘是如何疼爱他的。

 只是这份疼爱,不知什么时候就开始慢慢变了,变得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让他喘不过气来。

 半晌,李承乾开口了:“我不如阿耶远矣,若非是以有心算无心,我不敢举兵。”

 “既如此,那阿兄就不该忽视五兄。”李治继续说道。

 迎着李承乾探寻的目光,李治缓缓道来:“今日我翻阅史书,上面写着五兄起事后,阿耶震怒。下诏发怀、洛、汴、宋、潞、滑、济、郓、海九州府兵,命李勣统帅前往平叛。”

 “九州府兵!李勣!”李承乾震惊了,“区区一个李佑,他何德何能?”

 李佑不过占据齐州一地而已,就算起事,周围的州县也不可能跟随他,皇帝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

 李治重重的点了下头,表示自己没有说谎。

 “然后呢?他抵御了多久?”李承乾追问道。

 接下来,李治就要开始胡扯了。

 他睁着两只大眼,信口胡言道:“大兵压境之下,五兄足足抵抗了三月之久,这才因内部叛乱而败,之后被贬为庶人,赐死。”

 “三个月......”

 李承乾有些发愣,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弟还有这份本事,以一地抗一国,还人心不附,竟然能扛三个月。

 “没想到李佑还有这个本事。”

 见李承乾丝毫没有怀疑,李治趁热打铁上前道:“正是如此啊,阿兄外结五兄,待举事之前可让五兄先行发兵吸引朝廷大军。待长安城内无有防备时,大事必成!”

 “唔~~~”

 李承乾承认,自己心动了。

 犹豫再三,他又问了句:“史书上果真是那么写的?李佑他对皇位并无野心?”

 听到李佑这么能打,他又有些担心了,万一自己成事了,再被李佑来个起兵勤王给摘了果子。

 那可就真成千古笑柄了。

 “真假又有什么关系?”李治要给李承乾坚定信心,“事成之后,太子即位天经地义,又有阿耶这个太上皇在,区区五兄,无有大义在手,他如何能翻天?”

 李承乾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他当了十几年太子,难不成还不如一个齐王吗?

 “行!”李承乾答应了下来,“我回去便去信给五郎,探探他的心思,若真如你所言,等到他入京之时,我与他面谈此事。”

 李治提醒道:“对了,阿兄在信中可千万别言我以及穿越之事。”

 “这是为何?”李承乾本能的皱了下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