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终见王允(第2页)
王允正要出门的时候,王诚却拦了他一下。
等王允看过去,发现王诚表情有些凝重。
迎着王允的目光,王诚提醒道:“方才那人自报家门,说,说他是陇西人。”
“陇西人?”王允一下子愣住了,迈出去的脚也收了回来。
“他怎么说的?”
王诚便重复了一遍李放报上的名号。
王允陷入了沉思:“陇西人为何要来拜会我?”
陇西分属凉州,按照李放的说法,他与董卓是老乡的。
虽然算不得同乡,但终归是有一份乡情在的,若是求官,不应该去拜会董卓吗?
怎的找到自己头上了?
王诚试探着上前小声问道:“小人觉得,此人会不会是太师派来......”
“不可能!”
王允脱口而出:“能写出那等文章的人,怎会......”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但意思已经很明确了,王允不认为《洛神赋》这样的文章,能是投靠董卓的人写的出来的。
王诚的问话,反而坚定了王允的心思。
“常言道,文可鉴人。”王允开口道,“此等高洁之士,怎会徒陷自己于泥沼之中?谁言陇西不能有忠良的?”
坚定了决心,王允开口吩咐道:“你去请人前往会客厅,老夫稍后便至。”
李放报上的籍贯还是有了影响,原本决定亲自出迎的王允不去了。
吩咐一声后,王允转身进了后院。
在门房处等待的李放也不算无聊,有任红昌在身边,二人低声聊着,也能打发时间。
等了片刻,任红昌见还没人来请李放进去。
她不由得有些担心:“郎君,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啊?”
其实李放这会儿心里也没底了,不是说王允很看重那篇文章的吗?怎么半天都没人来请?
但在任红昌面前,他总不能露怯吧?
他如果都沉不住气,任红昌就更慌了。
李放露出一个笑容,温声安慰道:“你放心好了,司徒嘛,总是要有些架子的,高官家里规矩也多,肯定不能这么草率的就让我们进去的,再耐心等一会儿。”
听了李放的解释,任红昌觉得倒也没错。
这才稍稍有些安心。
又过了一会儿,王诚脸上挂着笑容朝李放这里走了过来:“李郎君,真是慢待了!莫怪,莫怪!”
见是昨天接待自己的那个管家,李放对着任红昌挑了挑眉毛,示意自己没说错吧?
然后同样迎了上去:“哪里,哪里,司徒不怪罪我失礼之处就好。”
“李郎君这话说笑了。”王诚躬身施礼,“家主本是要亲自迎接大才的,奈何起身太急,被茶水污了衣袍,这才命我出来迎接,还恐慢待了郎君。”
李放来之前紧急找任红昌突击学习了一下三国时的礼仪,当下回了一礼,也算是似模似样。
“司徒真是,折煞我了,若真让司徒有恙,那我就百死莫赎了。”
二人互相客气着,王诚在前面领路,带着李放前往会客厅。
“前方便是客厅,郎君请!”王诚伸手示意。
李放点点头,心中思索着自己一会要说的话,迈步上前。
这时,王诚开口拦了一下:“李郎君,贵仆就请在外等候吧?厅上自有奴婢伺候。”
“尊管莫怪。”李放呵呵一笑,“我自小被她服侍惯了,片刻离不得人,还请通融通融。”
李放都厚着脸皮这么说了,王诚能怎么办?
虽然有些尴尬,但他也只好应了下来。
将李放让到厅中坐下,王诚行礼:“家主正在更衣,即刻便到,李郎君且安坐片刻。”
直起身子来,王诚吩咐了一声,各色瓜果点心茶水就摆上了桌面。
李放有些别扭的跪坐在那,感觉双腿在渐渐失去知觉。
侍奉在一旁的任红昌倒是没什么异常,她是跪坐习惯的了。
当着王诚的面,李放也不好乱动,只能强自按下心底的难受,暗暗忍着。
不一会儿,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后堂传来:“大才何在?大才何在?”
紧接着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李放不由得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