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256章 御史?记者!(第2页)

 只是为了报纸的前期发展,赵祯才不得已而为之。

 要真像李放说的那样,小说成了报纸的主流,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沉默了一会儿,赵祯抬头看向李放:“你既然开口了,应该有主意了吧?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你有什么话也不必忌讳了,说吧。”

 李放缓缓点头,抬手给赵祯倒了一杯酒。

 “我的意思是,把报纸的话语权,分包出去!给御史台一部分。”

 赵祯猛地抬头看向李放:“你认真的?”

 御史台每时每刻盯着赵祯,已经让他头大了,稍有不顺意便蜂拥上书,赵祯还不好不理。

 一意孤行这种事,来一次就够了,多来几次,赵祯可还想要自己的后世之名的。

 在穿越之后,看到了原本的历史,对于身后之名,赵祯显然更重视了。

 “昨日你又不是没看见?那些御史,芝麻大点小事,都能给说成塌天大祸,真要把笔杆子递给他们,那还不翻了天了?”

 李放笑着摆摆手:“你别着急啊,先听我说。”

 赵祯定定的看着李放,片刻后:“行,我就看看你能说出什么来。”

 说罢,赵祯朝着一旁的吕公著挥挥手:“晦叔去外面看看那报纸反响如何,顺道再买几份回来,待会儿我们一同看看。”

 事关朝廷内的御史言官,这种事,最好还是避开这些文人再说。

 吕公著深深的看了眼李放,把自己的疑惑藏在了心底,拱手称是,转身出去了。

 等吕公著离开,李放有了动作。

 他将水倒在了桌子上,然后用手指沾了下,在桌子上画了一个三角形。

 “我们现代常说,权力结构是个一个金字塔,指的就是这样的权力架构。”

 赵祯看着李放的动作,开口附和道:“我好像看过这种论调,确实有几分道理。”

 李放继续比划道:“现在,这个三角形就好比这就是你们的朝廷,你呢,就是在塔尖的人,下面一层层的铺垫下来,就是中央百官、地方官吏。而御史的作用就是清洗纠正这个建筑,你说,他们会从哪里下手?”

 看着那个图形,赵祯有些明白了。

 “原来如此。”

 权力结构天然具有这样的属性,越是向下,就是越是人多势众。

 御史虽说负责纠弹百官,可更多的,他们的目光还是放在最上层的那些人身上。

 毕竟,若是矛头对准下面,博不到名声不说,得罪的人还不在少数,收益与风险着实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所以啊。”李放敲着桌面,“御史最好的目标是什么?那自然是你这个皇帝了。若是因为进谏被你流放,他立刻就能流芳百世,名留青史,所谓邀直买名便是此类了。”

 “可这与你之前说的报纸之事有何关系?”

 李放嘴角一勾:“之前说了那么多,御史之所以整天盯着你和那些宰辅大臣,无非是只有你们身上才有名声。而如今有了报纸,他们自然就多了个出名的机会了。”

 赵祯缓缓点头:“你让我把报纸的话语权分润给他们一部分,就是让他们有另一个渠道,闻名天下,倒是有几分道理。”

 李放给赵祯出谋划策:“能当上御史的,那自然都是文采斐然之辈,让他们为报纸供稿,也能提升报纸的形象。”

 “一开始,你可以物色几个听话的御史,引导他们去在报纸上发表些文章,总之是些为民发声之类的文章就行了。然后,就不用你操心了,毕竟,像范仲淹那样的纯直之臣还是少数啊。”

 说白了,李放的意思就是,拿朝中的御史,来替代后世记者的作用。

 你要真让御史去当什么记者,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可反过来,御史要是主动要求去当记者,那谁也不能多说什么。

 他们有官身,说话言语又犀利,真是再好不过的记者人选了。

 李放说了一大通话,赵祯陷入了沉思。

 这件事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想,他需要好好想想。

 李放起身拍了拍他:“你好好考虑考虑吧,真的办成了,对你也有好处的。那些御史把精力放在报纸上了,对你的进谏不就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