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算法风波1

第236章算法风波1

商业有句话--干死你的弄不好是个外行。

这句话在很多地方应验。

当汽车厂家们杀的满眼通红之际,粗粮厂悄悄放了个大招。原来三年真的可以造出一辆车。

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出货量已经说明:挂着粗粮厂logo的车子已经站住了脚跟。

而在外卖行业也是一样。

好团和蓝标厂互相提防了好几年,也互相恶心了对方好几年。结果玩死他们的不是他们自以为的对手,而是跨行而来的tes和粗粮厂。

雷子的粗粮厂背后本就有一大堆的境外资本,雷子入局外卖行业的长期目的是跟紧tes的步伐,保证粗粮厂在未来的ai领域不掉队。

短期目的,林远猜测,多半还是有做空好团的打算。

即便雷子没这个想法,可是雷子背后的资本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当然,林远甚至都不用去想,k肯定已经动手做空好团了。

甚至两方资本搞不好已经私底下通过气,同时做空好团和阿里。虽然蓝标厂没有上市,可毕竟是归属于阿里系的。蓝标厂业务受损,那自然也会波及到阿里的股价。

只不过,好团显然受到的影响更大。

林远也渐渐习惯了商场上的这类操作。锦上添和落井下石这两件事情,每天都在现实世界发生着。

当林远完成第一稿食品安全管控算法后,tes外卖1.0版本正式上线。

所有入驻的商家及其员工,全部自愿签署了个人隐私开放协议,允许tes外卖抓取他们工作区域的监控影像。

从而使tes外卖app上的订单列表中的每一个外卖订单,都可以追溯到该订单的烹制过程影像。

用户可以看到自己点的外卖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过程。

于是,标榜鲜肉的商家就不敢再用冻肉了。否则监控算法会予以重罚整改。

标榜鲜榨果汁的店家也不敢再掺入冲泡果粉了;

皮蛋瘦肉粥的粘稠度也不再是靠粘稠添加剂了;

甚至烹饪过程中员工不带口罩都会被算法抓到予以提醒,多次提醒无效之后即会被警告。

一时间晒单自己外卖的烹制过程,成了社交平台上新的潮流。

大家纷纷自嘲:我特么这么多年吃了个啥。

【原来鲜茶是这个味道的;原来以前吃的多半是冻肉;特么老子终于吃到正宗海鲜了。】

【给我调制这杯奶茶的小哥有点小帅,tes外卖能不能出个指定点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