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持续的风云(第2页)

这种操作在商业上属于彻头彻尾的泄密行为,但林远真的没有多想。因为对他来说,把算法所有权让渡给k是他自己出于君子之诺,他和k都知道算法其实全都是林远一个人弄出来的。

因而林远也就对开源一事毫无心理负担,他还提前去和k商量过,后者也挺支持他的。

因为如今这算法明面上归属于openai公司,而openai由于股权成分复杂,正越来越变得南辕北辙,以至于被人戏称为“closeai”,因为它一点也不openai。

林远能感受到一点k的无奈,因为这与他创立tes和spacex这些公司的初衷越来越背道而驰,但是他对此无能为力。

所以,k也是很乐意看到林远头铁开源这套算法的,并且他还为林远的开源铺平了法律层面的路子。

k让tes的法务准备好了充分的文件,用以硬凹“ai管理者”算法其实使用借鉴了大量开源软件,鉴于开源软件的许可证污染--使用开源者也必须跟着开源,所以开源这套算法在法理上是理所应当的。

用k的原话来说,“openai已经了200亿刀,我也不知道还要多少钱才能看到盈利。这里的一切都太低效了,l,你也知道,虽然01的灵光一闪万中无一。可是我们这里没有1100的能力,这真的很让人沮丧。

我越来越发现,就算设计的再好,似乎我们这里解决不了生产的难题。

所以我受够了,我本来想用你tes外卖的成功案例说服这里的这帮人,可是他们完全醉心于纯粹的软件产品。他们还是喜欢轻资产玩概念,未来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

我们的金融策略拖垮了一切,当靠着不产生价值的金融产品就可以攫取巨额收益的时候,阈值就被拉高了,其它各行各业的头部收益也必须达到金融行业的水准,否则最聪明的那些人为什么不去从事金融呢。”

林远挺理解k的无奈的,对岸那边最聪明的脑袋都一头扎进金融行业了,更可怕的是金融行业的利润率向其它行业蔓延之后,ai领域那帮高管们是不是也要对比下金融行业的薪资。

如果两个行业的收入差距太大,人们不禁会思考一个问题--那还搞什么通用ai,干嘛不围绕金融交易去研发特定的量化交易ai软件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