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寻找合作伙伴2
林远还特地去把度度家大老板关于openai的视频找出来看了。
它家大老板还是从硅谷回来的呢,当年也算是技术型海归精英,本身也是工程师出身。但是吧,技术这玩意儿,就像武功,你不多练就要手生。
所以,那货就说出了极其没脑子的话--龙国不可能出现一个比肩openai的本土大语言模型。
林远对此嗤之以鼻。
不过按照度度家一贯的尿性,对方有这种言论也算正常,因为度度从来没打过硬仗。
如果不是谷歌作死,如果不是本国的保护,如果公平竞争,就度度那肯定的排序策略,林远只能想到一个“呵呵”。
一家没有打硬仗基因的公司,怎么能指望它膝盖不软呢。
不过国际上对于ai大语言模型的这类看法并不少见,因为openai砸了200亿,所以就把后来者吓到了。
在后来者们看来,几乎是没可能去和openai竞争了,因为ai是需要持续投入的,这200亿还只是前期阶段性投入。更可怕的是,ai领域属于全球性供需领域,顶级的ai人才是在全球流动的,因而没法通过汇率差来降低研发投入。
这就好比电子元器件和石油等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宗交易价格是共通的。
你这边按照本国货币给高端ai人才结算报酬,人家转身就跑鹰酱那边去了,赚美刀他不香吗。
当然,这些都是既往的经验。林远也并不否认这些经验就是错的。
但是呢,ai领域还远没到瓜熟蒂落的时候,也就是说ai领域还处于动荡不定的发展期。
这玩意儿又不是内燃机一样已经被玩了上百年,各条技术路径都已经被摸透了。在技术路径已经无比清晰的领域,前期淹没的大量研发成本是会堵死后来者的路。
这不仅是依靠市场上顾客的认可度,也不仅仅是依靠产品的成熟度,最主要各条技术路径上已经被设置好了各路专利壁垒,让后来者举步蹒跚。那后来者们自然是无路可走。
因而在新能源车崛起之前,国产车就是无法站上中高端市场,甚至15w往上就已经开始乏力。
但是,ai领域特么是一片完全没有既定路径的荒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