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寻找合作伙伴2(第2页)

openai看似砸了200亿,但是并没有砸出一条可行的突破性的技术路径。其本质上还是在传统的ai训练路径上狂奔,靠的无非就是推算力带来的力大砖飞而已。

那么,林远凭借对技术的敏感度,哪怕他并未身怀系统,他也会得出一个结论--在这种一片荒草地的领域,最容易出现黑天鹅事件。

就像当年的大航海,在茫茫迷雾的大海上,鬼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隐隐浮现出一座海岛。

对标ai的技术实现,万一有人弄出一种新的算法新的思路呢。毕竟ai训练太吃算法和模型的性能了。

算力对应的努力程度,读过书的都知道,学习努力了不一定成绩就会好。

所以,林远甚至觉得,openai走的这种狂堆算力的路线,搞不好还是对岸的阳谋。毕竟对岸这样能把它们自身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全世界最好的gpu算力卡公司就在对岸,最庞大的资本也在对岸。

走技术+资金密集型路线,世界上确实没有哪处可以玩得过对岸。

林远打算找一家有骨气有梦想的公司合作,度度这种已经跪了的企业,实在是扶不上墙。很快,林远就联系上了菊厂。

他对菊厂是寄予厚望的,因为这是一家有抱负的企业。可他很快就发现,太有骨气太有抱负了也不好。

因为菊厂郑重声明,它们有自己的节奏。

菊厂对于ai大语言模型有自己的理解,菊厂不认可在通用大语言模型上狂砸钱,而是围绕自家的产品打造ai生态圈。

简单来说,菊厂现在业务很广,从电信设备到云计算,从智能设备到造车,再到更底层的操作系统和芯片设计。菊厂更加在意整个生态的建设。

至于对ai大语言模型的态度,则是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然后尽量让大语言模型来为自家产品服务。比如:用在自家的汽车上。

菊厂对于靠着大语言模型搞大新闻没啥兴趣,它们那边的观点和林远相近,ai领域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在面对这些不确定性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脚踏实地。

所谓的脚踏实地,那就是围绕应用去打造ai。

林远对此很认同,如果他不是身怀算力系统的话,他一定也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