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临行前(第2页)
朱祁镇心中对大明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而王振也极力劝导目前应当以西南局势为重,所以即便瓦剌封贡的人数明显超出了规定的数量,朱祁镇也并不在意。
就像富贵人家不会在意每日上来要饭的乞丐到底人多人少,有其中有没有多出什么陌生的面孔,给点钱打发了就好,反正几个乞丐也翻不出什么浪花。
“我明白,大姐姐放心便是。”
朱予焕听他这一句话,便知道朱祁镇也就是嘴上应付几句,话继续说下去,不仅无法劝导朱祁镇,说不定还会起到反作用。
因此朱予焕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道:“陛下更要注意圣体,两宫太后都等着抱未来的皇孙呢。”
朱祁镇轻咳一声,少见地流露出几分不好意思,道:“大姐姐……这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还要看皇后的身体。”
朱予焕掩唇笑道:“帝后为天下表率,看到帝后和睦,太后们岂有不放心的?”
朱祁镇自然也很清楚,他和父亲不同,皇后是他自己亲自挑选,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更不必说皇后性格和顺,若能诞育嫡子固然好,不能也没什么打紧的,两宫太后并立开了先河,总不会有人受委屈。
帝后琴瑟和鸣,再多几个诞育皇嗣的妃嫔,皇位只会越来越安稳。
换成是一般人关心朱祁镇的子嗣问题,都难免要被人怀疑,但朱予焕的身份不同,朱祁镇脸上竟然一丝愠怒的意思都没有,让王振不免在心中暗暗咋舌。
他倒是想着找到顺德长公主的弱点,以此来将顺德长公主彻底拿下。
但皇帝屡次抬高长公主的身份,未尝没有要借长公主来打压文官的意思,同是皇帝的棋子,若他们两个相互攻讦,只怕皇帝第一个先将他解决了。
顺德长公主到底是公主身份,而王振只是个宦官,在身份这一点上,顺德长公主已经有了先天优势。
想到这里,王振不由心中一凉。
难怪顺德长公主对他一直不闻不问,也丝毫没有想要攻击他的意思,想必是早就考量到这一点了。
朱予焕察觉到王振的目光,笑盈盈地说道:“有王公公在陛下身边,想必大家都能放心,我可是听说了,王公公为陛下赐给我的道观花费了不少心思。”
王振猜的是没错,不过这确实不是重要原因。
朱予焕还等着朱祁镇和王振一起把杨士奇、杨溥拉下来,到时候好让其他人等人填上。
按照朱祁镇的考量,肯定会优先考虑自己如今用得更加趁手的人,而在年龄和履历上完全符合入阁标准的,曾鹤龄便是其中之一,毕竟他是永乐十九年的状元,又在翰林院供职多年,主持过乡试,作为过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要后来的人和杨士奇、杨溥不是一路人就足够了,尤其是曾鹤龄年纪也不小了,保不准哪一天人就不在了,到时候一样可以让其他人递补,是最佳的入阁人选。
王振这么好用的工具人,别说是朱祁镇,朱予焕也喜欢。
即便王振作为工具来说私欲太大,但对于皇帝而言,这样的工具人反而更加好利用,一旦出了什么问题,朱祁镇完全可以把锅甩给他,然后再换一个新的工具人。
王振闻言流露出几分受宠若惊的神情,道:“殿下谬赞了,奴婢不过是尽绵薄之力罢了。”
朱祁镇见两人面上还算是和气,便开口道:“姐姐出发那日,我不便亲自相送,就让王振替我去为大姐姐送行吧。”
王振想到还要和顺德长公主打照面就胃痛,生怕被她知道个一二,但这是皇帝的命令,不答应也不行,王振也只能乖乖应了下来。
朱予焕面上仍旧是一片笑意,道:“臣拜谢陛下。”
这次与之前征讨麓川不同,不需要大张旗鼓的排面,因此朱予焕这次离京,除却跟随其后的庞大队伍,如工匠、官员和护送的军队,还有运送的各类书籍、图纸的车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