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京中事(第3页)
见刘球上本参奏顺德长公主,上至皇帝、下至官员,其实都不意外,毕竟刘球此人书生意气,直言进谏也算不得什么坏事,总比有的人尸位素餐要好。
但对于王振来说,这件事却是个送上门的机会,王振顾不得朱祁镇还在后宫,便急匆匆地去找人。
“陛下瞧瞧这个,这是盈盈近来练的字,有没有陛下的风采?”
朱祁镇接过周盈盈递来的一沓纸,细细翻看了一番,道:“确实练得不错。”
周盈盈得到他的夸奖,面上流露出心满意足的神情,道:“妾身读书识字不多,好不容易才学得陛下御笔的几分神似,陛下难道不赏赐妾身吗?”
坐在罗汉床上的朱祁镇被她的话逗笑,对身边的内官吩咐道:“明日把朕内库中的那件青玉笔架拿出来,送到周嫔这里。”
“是。”
两人正说话间,殿外的内官通报王振有事禀报,求见皇帝。
王振一向恭敬,若非要事,他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扰皇帝的,是以朱祁镇毫不犹豫地让人宣王振入内。
周盈盈见状急忙起身,道:“陛下和王伴伴有要事商讨,妾身这就退下。”
王振一进来便听到周盈盈的话,连忙道:“奴婢所要上报的并非是机密要务,娘娘不必回避。”
人人都知道,如今的几位后妃之中,当属周盈盈最为受宠,不过一年便成了周嫔,若是将来诞育子嗣,说不定能够封妃,王振自然是不会得罪周盈盈。
朱祁镇闻言微微挑眉,问道:“什么事?”
“奴婢不敢欺瞒皇爷,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是事关声誉。”王振见朱祁镇的胃口被自己吊了起来,这才道:“是顺德长公主的声誉。”
听到王振的回答,原本还有几分慵懒的朱祁镇立刻支起身体,他将手臂搭在引枕上,问道:“怎么回事?和大姐姐有什么关系?”
“翰林侍讲刘球污蔑顺德长公主以女子之身公然揽权、恣意行事、胆大妄为,以至上行下效,京城乃至直隶妇人皆抛头露面、风气不正……”可人人皆知,长公主是为了云南改土归流一事才恳请陛下准许长公主便宜行事,刘球如此进谏,岂不是污蔑长公主为国的一片忠心?”王振觑着朱祁镇的脸色,见他还未完全听进去,这才接着说道:“最要紧的是浪费了皇爷安定西南的一片苦心啊!若是人人效仿刘球,为了清流声誉而纷纷参奏长公主,不仅有损长公主的名声,更是将皇爷写作我大明圣主识人不明、女子干政之滥觞,其心可诛!”
朱祁镇原本还不以为意,但听到后面的话,朱祁镇的神情也愈发严肃。
沉默良久,朱祁镇终于开口道:“朕记得先前征讨麓川的时候,也是这个刘球上书反对?”
“正是。”
一旁的周盈盈见朱祁镇眸露冷光,便知道他心生不快,她小心翼翼地开口道:“皇后娘娘平日里时常教导妾身等宫中妃嫔,男忠女贞,最要紧的便是以国家为重,长公主对陛下如此尽心尽力,若是知道京中有这样的论调,心中肯定不好受……况且陛下最孝顺两宫太后,慈惠老娘娘若是知道长公主造人非议,只怕影响老娘娘的身体康健……”
她和朱祁镇相处这两年,早已经摸清了朱祁镇的脾性,她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开口,话就必须得说到朱祁镇的心坎上。
朱祁镇哪里会想不到这一点,冷声道:“把这个刘球抓进监狱好好审问,看看他还有没有其他同党造谣污蔑顺德长公主,若还有人敢妄自上奏,一并抓入诏狱审问。”
王振知道大功告成,按下心中的欣喜,应声道:“是,奴婢这就让人吩咐指挥使马顺办理此事。”
朱祁镇只摆摆手,示意他尽快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