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薪火相传

 “所以我真的什么都没乱说,只是向父皇汇报了最近的思想情况,以及后宫的工作动态。”

 “你说得对,那你为什么这几天都乖乖在小学上课?是因为你喜欢小学吗?”

 秘书省,小学。

 李明跪在自己的专属坐席上,恭敬地听取恩师房玄龄的教诲。

 别问,问就是尊敬师长,和两仪殿、立德殿发生的男女双打没关系。

 他的小跟班们迫不及待地想吃瓜……不是,向明哥嘘寒问暖。

 但被房玄龄的眼睛一扫,又乖乖坐回了座位上。

 前几天陛下和李明“深入坦率交换意见”的八卦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太极宫内外。

 这口瓜又脆又甜,毕竟自从李世民从秦王变成圣上,大家已经很少见他这么纯粹地发脾气了。

 而李明也作为第一个在两仪殿上露屁股的……人,被一同记入了起居注,永垂史册。

 “陛下交代老臣,向诸位公子转达几句嘱咐,以下是陛下的原话,还请诸位静听——”

 房玄龄喝口茶润润嗓子,面向不安分的小学生们,毫无起伏地说道:

 “你们这群臭小子,整天不读书,就知道游手好闲,与腌臜为伍。你们的老子成天向老子告状,老子也烦了。你们以后谁再敢逃课,就特么别来了。”

 说完,他又对着某位“腌臜”输出道:

 “尤其是李明,从今往后,除了文学殿和立德殿你哪儿也不准去。过两天,老子亲自查你作业。”

 用最平静的语气说出了最恐怖的故事。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孩子们心里再不忿也只能自认倒霉,乖乖研读今天新发的《弟子规》。

 据说是陛下对李明一通“关怀”以后,痛定思痛,召集孔颖达、颜相时、褚亮等老顽固,连夜编了一套封建糟粕。

 遥遥领先十几个世纪了属于是。

 很难说陛下的这次扩大化处理中,有没有某位被扣一年工资的人民教师在推波助澜。

 课堂上,李明左耳进右耳出,坚决不受封建思想的腐蚀,脑子里又开始盘算起来。

 他现在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不是因为作了个大死,惹得龙颜大怒。

 而是因为,自己差一步就要被封王了。

 封王=封号。

 也就是说,要不是他及时作死、激起真龙一怒,就要上长孙无忌和武则天的死亡笔记了。

 是的,前几天他和皇帝当堂对线,有一部分是真情流露,也有一部分是故意为之。

 真假掺半,才能让他的演技无可挑剔,真正勾出了李世民的怒火,让自己躲过“封王”一劫。

 只是很可惜,没有让李世民一步到位把自己贬为平民。

 这就意味着,过了一劫,还有下一劫。

 他也多少摸出了李世民的性格,生怕那货气消了以后又整出什么“此子类朕,封王!”之类的幺蛾子。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宫中!

 我的棺材本还在西市的店里堆着呢!

 “我要尿尿!”李明拍案而起。

 侍奉在李明身侧的年轻文士同时起身:“臣下为殿下护卫。”

 李明嘴角抽搐。

 “韦待价,你不是在看大门么?为什么今天我一过永巷,你就像狗皮膏药一样贴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