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满城风雨

 传单率先在长安的士人群体中发酵。

 虽然唐朝的纸张和印刷术有了长足进步,但和宋朝相比,还是有点小贵的。

 所以能读书认字的,不能说非富即贵吧,也基本上属于中产家庭。

 而对这些家境小康的市民阶层来说,这些带着浓浓古早互联网风味的猎奇标题,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所有人拿到这张纸的反应出奇地一致:

 我淦好怪哦,再看一眼。

 而内容与标题,不能说毫不相干吧,也能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小朋友们写的文章,就这样以粗暴的方式,侵犯了京城士人们的大脑。

 众所周知,在民风淳朴的大唐,士人对朝廷还是有点反骨的气节的。

 不像程朱理学之后,充满了皇权的舔狗。

 尤其是祖籍崤山以东、尤其是河北道的士族大户。

 他们和李世民的关系,不能说相亲相爱吧,也能说相看两厌了。

 这些士族批判性地阅读了传单内容,自动忽略了通篇对朝廷的歌功颂德,从字里行间中提取出了基本事实:

 侯君集灭了高昌,侯君集打通丝路,侯君集被捕了!

 “真是岂有此理!”

 东市,酒肆。

 一位长衫儒生忍不住拍桌大骂。

 另一位士人左右看看没人,凑过来小声搭话:

 “你也看了《空虚寂寞冷的将门闺房》?”

 儒生一愣,眼睛心虚地飘向别处。

 “没有没有。”

 “哦,我也没有。”

 两人尬坐了一会儿。

 儒生郁闷地小声嘀咕,好像在自言自语:

 “岂有此理,为国开疆拓土却锒铛入狱!”

 士人接过话茬:

 “确实,朝廷的衮衮诸公实在是……唉。”

 两人对上了电波,同时灌了口酒,便开始吐槽起来。

 “匪夷所思,朝廷竟为这种无耻行径涂脂抹粉!”

 “是啊,看看这份传单上写的什么狗屁!”

 “我也看过了,说什么‘纵兵劫掠非仁义之师作为’,放屁!对胡人蛮子讲什么仁义道德!”

 “当今那位陛下当年打刘武周的时候,还屠了夏县呢!难道在他眼里,我们河东人还不如高昌人?”

 “喝,这狗屁文章还敢署名呢!‘孝逸’,哪来的蹩脚书吏?”

 两人的高谈阔论,很快吸引了其他酒客加入进来。键盘侠们一边吹瓶子,一边对朝廷奸臣一顿口腔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