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谁还没个密探啊(第2页)

 李世民的心一点点沉重起来。

 更吊诡的是,参与造反的人说少不少,足有几百人。

 可是抓获的寥寥数个活口,全是一问三不知、被裹挟而来的大头兵。

 而或许知道一些内情的军官,全部战死了。

 “或者说,被灭口了……”李世民心中一凛。

 有一队叛军逃出了九成宫,领头的正是阿史那结社率的副手。

 然后,那些人全被前来支援的唐军杀了。

 李世民隐约觉得,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阻止他探寻九成宫事变的真相。

 但他也有暗中的手段。

 “传张亮。”

 不一会,一位长相平平无奇的文臣匆匆上殿,恭敬地一拜:

 “陛下。”

 张亮不但长了一张路人脸,职位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工部尚书。

 所以,虽然身为尚书省六部之一,张亮一直是个透明人。

 除了每年夏季洪水时,会让人想起他负责督造的各个堤坝,平时甚至没有人会想起他的存在。

 就是这位路人甲,是李世民的绝对心腹。

 因为张亮收养了一众“义子”。

 名为义子,实为密探,暗中为李世民搜索着情报。

 一些不方便大理寺、刑部查的案子,李世民都悉数交与他。

 “朕让你查秦州都督府,查得怎么样了?”李世民开门见山地问。

 那支逃出去的突厥叛军,就是被秦州都督府的军队所截杀的。

 张亮如实禀告:

 “暂未发现异常。

 “秦州都督府距九成宫最近,接到斥候报告后,迅速派兵支援。

 “因为事发猝然,一线将士并未收到陛下要留活口的命令。

 “当时,突厥人头目先被箭射死,残匪负隅顽抗,被尽数屠戮。”

 所以这也是意外么……李世民微微闭眼思索片刻,又问:

 “纪王当时在哪里?”

 纪王李慎,时任秦州都督府都督,是那支部队名义上的最高指挥。

 “回陛下,纪王一直在封地,未曾离开。”张亮回答道。

 李世民微微点头。

 李慎才十岁出头,挂的秦州都督也只是个虚职,不太可能酝酿什么阴谋。

 毕竟谁都不是李明那样的小妖孽……

 “陛下,关于阿史那结社率的案子,臣还查到了一些颇为有趣的东西。”

 张亮从怀里取出几封信件。

 是用羊皮纸写的。李世民顿时激动起来:

 “密信?草原来的?”

 他急不可耐地从张亮手里抢过,迫不及待地摊开一看。

 “……这写的什么鸟语?”

 “是突厥语,这是译文。”

 张亮又从怀里取出一份写在白纸上的译文。

 李世民眼皮一抽。

 你就不会一起呈上来么……

 他展开阅读,眉头越皱越紧。

 “是薛延陀?”

 薛延陀是游牧的铁勒诸部落在大唐北方建立的汗国,占据了原东突厥的草场。

 薛延陀的首领真珠可汗夷男,名义上臣服于大唐,暗地里小动作不断。

 不过这一次,夷男的动作一点也不小啊。

 这些羊皮纸的信笺,都是夷男与阿史那结社率的通信。

 在信中隐晦地约定,在阿史那结社率“成大事”后,薛延陀部落将会为结社率的部落“让出生存空间”。

 “难道幕后主使是薛延陀?”

 李世民紧抿双唇,反复阅读着这份信息量巨大的密报。

 案子牵涉的势力越来越复杂了……

 “只是发现阿史那结社率与薛延陀有通信来往,未必能证明夷男是一切的幕后黑手。”

 张亮从事实出发,严谨地回答道:

 “信中闪烁其词,不知其所指的‘大事’为何,‘生存空间’又在哪里。

 “很可能只是夷男与阿史那结社率虚与委蛇,随时可以反悔。”

 李世民赞同地点头。

 这种首鼠两端的做派,确实很符合夷男反复无常的性格。

 九成宫事件,薛延陀汗国应该也有一份。

 只是具体扮演了什么角色,是主谋还是共犯,还未可知。

 “确如你所说。薛延陀的活动区域比突厥人更靠北,怎么会知道雄黄酒的性质?

 “尔等继续详查。”

 “遵旨。”

 张亮领命退下。

 李世民缓缓起身,走到一幅巨大的堪舆图前。

 原先“高昌国”所在的地方被打了个叉,用笔写下“西州”。

 站立片刻,李世民嘀咕:

 “明年把薛延陀也灭了吧。”

 …………

 李明离开立政殿后,又一头扎回了他在西市的印刷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