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2页)

 不过现在不是思考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

 李明果断道:

 “我们先回正厅,与侯君集他们会合。”

 至于会合后怎么办,他还没想好。

 逃出慕容府,趁夜色直奔营州?

 找死。

 大家之前低估了辽东匪患的猖獗程度。

 以为有土皇帝慕容燕镇着,治安应该有保障。

 现在想来错得离谱,土皇帝又不是土政委,怎么可能肃清关外的匪患?

 慕容燕这种不可持续的竭泽而渔政策,只会激化矛盾!

 根据现有信息梳理,既然有敢直冲慕容燕老巢的悍匪。

 那么剪径占道、杀人越货的传统赛道,肯定已经被各路好汉杀成红海市场了。

 夜路不能走,否则就真是扶贫下乡了。

 幸好几人选择了稳一手,上慕容府吃鸿门宴,而没有闷头往营州莽过去,走狗屎运地错过了劫匪。

 问题是,现在怎么办?

 继续留在慕容府,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

 还是冒险回卢龙县,向刘歆表明正身,要求次日护送出境?

 “奶奶的,我的基本盘都乱成一锅粥了,这节度使当得也忒灰头土脸了!”

 平州积弊之深重、势力之错综复杂,远超想象。

 这趟心血来潮的微服私访,可以说收获满满。

 如果只是高高坐在庙堂之上,翘着二郎腿读着底下官僚糊弄事儿的奏折。

 李明还真体会不到封建王朝统治边界的混乱程度——

 没有什么朝廷命官,甚至也没有什么地头蛇土皇帝。

 这里只信奉朴素的唯物主义。

 有枪就是草头王!

 奶奶的,回头一定要掘地三尺,从根子上好好整肃整肃!

 …………

 慕容燕站在长长的游廊上,看着庭院内的人工湖,感到很心烦。

 为了慕容家族光复大燕的宏愿,他蛰伏多年,忍气吞声地为唐王朝打工卖命。

 终于,积蓄起了足够的力量,有兵有粮有外援。

 虽然与隔壁兵强马壮的营州都督府相比,这一千甲士、上万杂兵还不够看的。

 但是别忘了,他平州是有地利优势的。

 平州横亘在河北道与营州之间,卡住了营州与中央王朝的所有咽喉要道!

 只要平州变色,营州就成了飞地!

 只要抗住营州驻军的反击,在补给、增援断绝的情况下,营州只能被慢慢耗死!

 加上高句丽从营州北方牵制,进一步消耗唐军的有生力量。

 赢面很大!

 现如今,离揭竿而起只差最后一环了——

 甲胄。

 就凭一千甲士,抗住营州都督府第一波、也是最强一波的进攻,还是有点吃力的。所以,他把目光投向了这几个从长安来的豪商。

 商人他知道,为了几个孔方兄,不惜出卖勒死自己的绳索。

 所以盔甲的原材料,算是有着落了。

 只是在招待供应商的时候,出了两个小岔子。

 “入畜生道的东西!偏偏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把赤巾贼放了进来,要是让他们发现,我脸都丢光了!养你们有什么用?”

 慕容燕声色俱厉地训斥着领军校尉,哪有半点慈悲的样子。

 这么大的宅子,还背靠大山,再填一千人也守不住啊……校尉心里委屈,表面恭顺地请罪:

 “属下无能……”

 “唉,罢了罢了。先把在府上流窜的赤巾贼都一网打尽再说!”

 慕容燕挥手斥退了校尉,在全副武装的家丁的护卫下,翻过游廊,沿精致的石板路走进了庭院。

 刘歆的尸体就躺在人工湖边上,将他勒死的绳索在脖子上留下了暗红的痕迹。

 “麻烦了……”慕容燕不禁扶额。

 虽说这个刺史迟早要杀了祭旗。

 但特么不是现在!

 造反的阵型还没摆好,夯土城墙还没加固!

 加之赤巾贼的袭扰,沿燕山的堡垒群也没有修筑完成!

 高句丽也没有做好牵制营州军的准备!

 现在就贸然杀了朝廷命官,这不是找死吗?

 “突厥那群阿修罗,怎么用蠢鸟送密信!”慕容燕愤恨地将传信的布条攥在手里。

 当发现送信的苍鹰将他谋反的密信,送到了刘歆手上的时候。

 慕容燕几乎犯了杀戒,恨不得一箭将那蠢鸟射死。

 不得已,只能让手下先将刘歆灭口。

 只能说是不幸中的菩萨保佑。

 要不是赤巾贼闹起来,把他引到了外面,还真让刘歆带着这个秘密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