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3页)

 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收场?

 “幸好是勒死的,向县丞县尉通报,就说是畏罪自杀?

 “该给这无能之辈套什么罪名呢……”

 慕容燕正琢磨着,身后的游廊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他回头一看,差点呼吸停滞。

 是长安来的那群小屁孩,还有他们的跟班护卫。

 …………

 李明一行终于找着了还亮着的路灯,踏上了漫长的游廊。

 转过拐角,来到一处空旷的庭院旁,一行人差点呼吸停滞——

 土皇帝慕容燕,在武装守卫的簇拥下,守在一具尸体旁边。

 家里闹山贼,死几个人倒也不是问题。

 问题是,死的那人穿着大唐的官服。

 是刺史刘歆!

 怎么回事,慕容燕为什么要杀刘歆,慕容燕终于要造反了吗……

 李明脑海中闪过无数的疑问。

 但他的保命本能转得更快,故意奶声奶气地大声说道:

 “我说刘使君去哪儿了,原来醉倒在庭院里了。”

 同时,他悄悄踢踢三小只的腿,让他们别乱吼乱叫暴露了。

 慕容燕露出了明显的轻松表情,旋即自然而然地换上苦笑:

 “是啊,在下替使君醒醒酒。”

 “要帮忙吗?”

 “不用。”

 “天色已晚,我们也告辞了。”

 “需要在下送送你们吗?”

 “我们有护卫,您请留步。”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ok搞定,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拜拜了您内!

 李明使了个眼神,一行人便准备细软跑。

 就在这时,刚才的校尉兴冲冲地冲了回来,扯起嗓子就喊:

 “主君!我想到了妙计!可以将刘歆的死推到赤巾贼的头上!

 “就说人是他们杀的,不是我们!”

 吼得那叫一个字正腔圆,掷地有声。

 当他发现主君并没有夸赞“好主意”,当他的眼睛终于适应了黑暗。

 终于发现,在游廊的现场,正站立着四个陌生的小孩儿和五个陌生的守卫。

 慕容燕眼角抽搐。

 李明冷汗直流,讪笑道:

 “哎呀,刘使君原来醉死过去了呀?

 “嗐,他真是太不小心了,人各有命人算不如天算。

 “那个……”

 他实在编不下去了,眼睛迅速扫了一圈现场。

 慕容燕在披甲家丁的层层护卫之下,斩首是不可能了。

 如此一来,只有一计——

 “跑!”

 一声令下,李明和尉迟循毓、房遗则、长孙延十分默契地沿四个方向,像一窝小强一样四散逃窜。

 “追!”慕容燕无法再保持淡定了,急得大吼。

 武装家丁倾巢而出,被李明的五位护卫挡住。

 “你们想死?”慕容燕目眦欲裂。

 五人不答,默默地抽出佩剑。

 …………

 “哈……哈……”

 李明拼了命地往上山的方向狂奔。

 山下都是家丁,天罗地网没法逃。

 刚才婢女往山下跑,就说明土匪是从山上来的。

 趁乱,先翻出围墙溜出去!

 在夜色中,他撞上了三个黑影。

 “尉迟循毓?长孙延?房

遗则?”

 “明哥?”

 四个小孩同时在心里升起一句话:

 够聪明,知道往乱的地方钻!

 “他们在那儿!追!”

 山坡下,几个家丁高举火把,向这边逼过来。

 “妈的,逃!”

 不料,面前又杀出几个家丁。

 被包围了!

 “要怪就怪你们命苦,撞破了主君的秘密!”

 家丁狞笑着,高高扬起屠刀。

 寒光一闪,鲜血遍地。

 持刀的那人圆睁着难以置信的双眼,轰然倒地。

 他的脖颈被一支木梭镖刺了个对穿,血流满地。

 黑暗之中,杀出来一票手持削尖木棍、锄头钉耙的农夫,将猝不及防的家丁们赶杀得七零八落。

 那票“农夫”的领头人是位女性,扎着褪色的红头巾,手里一只梭镖,英气十足。

 “张家的四位儿郎?”

 大姐您认错人了……

 李明没有说话,望向山坡下。

 慕容燕亲自带队,杀将上来。

 与时常骚扰的小毛贼相比,知道他杀死刺史的小毛孩显然是更大的威胁。

 四小只迅速交换眼神,默契地异口同声:

 “对对对!”

 “想活命就跟我们上燕山!”

 “姐姐,你们是……”

 “赤巾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