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有这军队,老侯敢打东京(第3页)

 “待价,你去五里乡治所,就是半山腰最大的那栋宅子,替长孙延、房遗则把把关。

 “君集,咱俩先去练兵场!”

 …………

 两人到了地方,正赶上士兵们的训练间歇,盘坐在地上休息。

 薛万彻坐在士兵们中间,和他们吹着“当年老子只用百人就冲散窦建德十万农民军”的光辉事迹,挨了农民军一顿白眼。

 他虽然再也不想掺和老李家子孙那摊乌糟事儿了,但在李明保证自己绝对是带忠臣后,这木头脑袋也真就信了。

 在李明又搬出老妈和老侯的面子,劝了一番后,薛万彻也终于被小魅魔蛊惑,正式入伙替他训练军队。

 “啧,上下不分,没有纪律。”侯君集嫌弃地撇撇嘴,又听见练兵场的一角传来歌声。

 是另一队兵马,在尉迟循毓的带头下,一起唱歌。

 对于这种战场蹦迪的抽象行为,侯君集表示见怪不怪。

 农民军嘛,无组织无纪律,还能指望他们什么呢?

 “他们在唱什么?”

 “纪律之歌,帮助士兵牢记战场上和战场外的纪律。”

 哦?李明殿下这办法妙啊……侯君集暗叹。

 基层士兵普遍愚昧无知,连简单的行军指令都听不懂,遑论纪律。

 用唱歌的办法,确实能加深记忆啊。

 侯君集颇为赞许,矗立静听了一会儿。

 隐约听见战士们在唱:“……一切缴获要归公”

 他觉得这歌词在内涵自己,嘴角一抽,望向别处。

 然后又发现了抽象的行为——

 一队士兵脖子上倒挂了一块木板,后边的人死死盯着前面那人木板上的字。

 “那群人又是在干什么?”

 “在认字呢,训练间隙抽空学学。”

 “呵,殿下是想让他们当秀才呢?”

 “侯委员,工作的时候称职务,在乡亲们面前叫我委员长。”

 “?”

 有时候,侯君集是真的搞不懂李明殿下到底在想啥。

 和士兵可以一起吃肉喝酒,一起搜刮发财。

 但教他们认字……好像有点没必要吧



 鬼知道这些炮灰能不能见到第二天的太阳……

 “这些是新兵,乡里村头刚报名参军的好男儿。”李明和侯君集介绍道:

 “就交给你训练了。”

 侯君集无声地叹了口气,果断地抱拳道:

 “必不辱命。”

 他感到肩上担子有些重,

 这些出身乡野僻壤、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军,一听就不行。

 哪比得上世代为兵、出身关中良家子的府军?

 再看他们的种种难以理解的抽象行为,更加重了他对这些新兵的不信任感。

 要把他们训练起来,成为可堪一用的填线宝宝,需要他花费不少精力啊……

 李明委员长将侯君集引见给新兵们,将指挥权正式移交后,就会临时衙门忙去了。

 看着像老农晒谷子一样、坐了一地的新兵,侯君集又微微叹气,鼓足劲儿大吼:

 “起来!”

 刷!

 几乎是同一时间,所有士兵原地起立,笔直如松,竟带起一阵风声!

 侯君集被这突然涌出的腾腾杀气扑得一窒,下意识地闭了闭眼。

 再睁眼时,他看见了无数张年轻而刚毅的脸。

 他忽地有些恍惚…………

 …………

 “你们治理得不错,我只提一点意见。”

 韦待价为李明、长孙延和房遗则开起了短会。

 一开就是几个时辰,天都黑了。

 “你们继续,我袅袅。”

 李明果断施展尿遁,残忍地抛弃了脑袋快爆炸的首席秘书和财政委员长,出门遛弯儿去了。

 路过练兵场时,火把通明,侯君集还在加练。

 在他的指挥下,士兵队列就像流水一样,丝滑流畅地变换着各种近战阵型。

 “停!”

 鸣金收兵。

 新兵们都累瘫在了地上。

 而侯君集也在一月的天气下热出了一身汗。

 “一直练到晚上,这么拼不怕感冒吗?”李明为他递上毛巾。

 “呼……好久没有这般爽利……”侯君集喘着粗气:

 “试试这些新兵的成色,一不注意就过了时辰。”

 “他们的成色如何?”李明问。

 侯君集看着李明,满眼都是疑惑:

 “你一直窝在山里面干什么?”

 “呃?”李明一愣。

 侯君集又重复了一遍:

 “有这么好的兵,你还窝在山里面干什么?!”

 在能听懂“前进”、“后退”指令、不会互相踩踏、能按命令吃喝拉撒就算好兵的年代。

 而能像这支农民军一样,如臂使指、理解复杂指令、不折不扣执行命令的部队,对普通将军来说简直是奢望!

 而这些人,还只是新兵!

 不敢想象老兵是如何的虎狼之师!

 给他这样的军队,侯君集特么敢打东京洛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