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开门!自由贸易!

 第148章 开门!自由贸易!

 唐、高两国就近期发生的边境摩擦,深入坦率地交换意见,双方增进了了解,就后续保持沟通达成一致。

 简单来说就是鸡同鸭讲,双方根本尿不到一壶。

 有李明一句定场诗镇着,加之将敌方首领逼到了自己的山头谈判这个事实,基本奠定了唐攻高守的基调。

 高句丽作为主动求和方,自然是要出让利益的。

 如此之外,渊盖苏文还希望大唐皇帝能册封他一个什么“平壤郡公”之类的名号。

 只要能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他就能以此震慑高句丽国内的反对力量,增强他执政的合法性。

 但是,对于李世绩提出的,割让玄菟、建安等十座城池的条件,渊盖苏文一概不答应。

 渊盖苏文也有理由的,他打的是什么仗?他打的是进攻战,战火实际上又没有延烧到本土。

 有本事你们来撞我家城墙啊?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明明唐军还没打进来,如果就这么割让重要节点的城池,让山城防线被白白撕开一个大口子。

 将来高句丽会不会被大唐肢解不知道,他回去是肯定会被其他四大部落大卸八块的。

 李世绩忍不住敲桌子:

 “割让十城这个条件,不是来和你讨价还价的,而是皇帝陛下的命令。

 “在我出发前,陛下亲自将战后的安排交代与我。

 “尔等悍然挑衅我大唐,被雷霆之势惩戒后,还妄想得到皇帝的册封?你莫不是在消遣我?”

 他的意思很明白:

 无耻偷袭我大唐,被反敲一棍灰溜溜回去,就像装作无事发生?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至少留下块肉再走!

 而渊盖苏文的态度也相当直白:

 “那十座山中坚城牢不可摧,民风彪悍,去留不是我一个大莫离支能决定的。

 “如果你想要,就自己过来拿。”

 有本事,你们几万大军撑着几千里的补给线,过来一个一个地啃地堡。

 就算唐军能暴打高句丽一顿,斩首几万几十万,又能如何?

 只要大唐在辽东站不稳脚跟,炮灰随你们砍,还能替我们省一笔军饷呢。

 双方互不相让,从早上一直吵到了中午。

 “累了,大家先喝口水、休息一下吧。”

 李明百无聊赖地坐在旁边,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借口午休,把李世绩拉到一边。

 “你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结果?”

 用屁股想也能知道,渊盖苏文只是傻,又不是活腻歪了。

 在本土完好无损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把防线上的关键城池拱手相让?

 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同样拿不到。

 李明对自己的力量还是很有逼数的。

 作为一支作战顽强、训练科学、擅长运动战的轻装步兵,赤巾军把高句丽犯贱伸过来的咸猪手一刀砍下,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但若要论攻城略地,那只能说,咱还很菜,咱得多练。

 宝刀锻造得再锋利,也砍不动最粗糙的夯土。

 想要获得城市攻坚战的能力,李明还得再发育相当、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更何况,平、营两州的起点虽然很低,但上限也不高。

 指望这点微薄的战争潜力,去硬莽掉多少座高句丽的坚城、在他们的山城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多少有点异想天开。

 而且暴力占领后,当地万一再闹个民变什么的,更会增加维稳成本,给辽东本来就不长的血槽开个口子,得不偿失。

 这就是为什么李明毅然转变国策。

 将吞并高句丽的战略,从征服胜利转变为文化胜利。

 不但省时省力省成本,而且能最大程度减少占领区的抵抗。

 因此,像李世绩这样头铁硬要吃地,就很没有意思了。

 除了两边磨嘴皮子浪费时间,不会有任何成效的。

 理性分析,在辽东,他们有任何能逼高句丽就范的筹码吗?

 “咦?殿下问末将想要达到什么效果?”

 李世绩反倒被李明的问题给问住了:

 “可……这并非末将的个人意图。

 “末将只是行军大总管,不是鸿胪寺,更不是陛下授权的天使,并无权柄随意与敌酋达成条件呀。”

 “咦?”

 李明也被李世绩的答案噎住了:“那你……”

 “如末将刚才所说,所提的那十座城池,都是陛下在末将临行前交代的战争目标啊。”

 原来你刚才在谈判桌上吹的牛逼,不是口嗨?

 你说的“陛下钦命”都是真的,还真是李世民在远程微操的啊……

 李明想吐槽,又有点吐不出来。

 也对,全天下除了他自己,有谁会假传圣旨就为了装个逼的……

 “你们这样纠缠下去是没有结果的。”李明语重心长道:

 “渊盖苏文一直赖着不同意怎么办?难道继续打?”

 面对李明的反讽,李世绩思考了一下,点头道:

 “没错。”

 李明肃然起敬:

 “马上春耕了,我们辽东可打不起了。”

 让我用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赤巾军,去死磕堡垒群,和让我挥刀自宫有什么区别?

 要打让李二去打。

 李世绩压低声音道:

 “若再于高句丽开启战衅,那就肯定不仅仅是辽东的事。”:

 “而是整个大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