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开门!自由贸易!(第2页)

 李明眉头一皱:

 “什么意思?”

 李世绩眼睛微眯:

 “殿下,您觉得高句丽悍然入侵辽东,肆意践踏大唐的颜面,还害得魏侍中积郁而亡。

 “陛下会就这么算了?

 “魏州都督府的部队只是先锋,战略目标是迟滞敌主力,保护殿下和诸位贵人的安全。

 “真正的主力,正在集结。”

 李明眼角一抖:

 “你是说……父皇这是要……”

 “毕其功于一役,以此为契机,扫平高句丽。”李世绩的眼中闪过一道厉光。

 李明有点头皮发麻。

 啊?原来李二你真想打啊?我刚才开玩笑的……

 原本的计划里,高句丽应该由他的辽东军镇慢慢渗透、最终独吞的。

 怎么中间突然横插进来一个“大唐”呢?!

 抢我的奶酪啊!

 我可以留到最后吃,但你不准乱舔!

 玩地图填色游戏,哪种行为最让人头大?

 莫过于想占领的土地,被盟友截胡了!

 如果唐军真的越过李明,打下了整个高句丽,会分给他一杯羹吗?

 想屁吃!

 现如今,李世民和整个朝廷已经对他李明起了疑心。

 以皇帝这个职业的统一尿性,说不定都恨不得想收回他这个“辽东节度使”的权力了,至于新的土地州县,更是断然不会交给他。

 至于大唐朝廷该怎么治理高句丽,以古典时代有限的通信水平和治理能力,多半是强行还原历史——

 设立个安东都护府,在县城驻点军,广大农村则还是土人治土,搞羁縻统治那一套。

 然后让高句丽余孽和其他蛮族联合,在故土上借尸还魂搞出个“新高句丽”渤海国,打得后世的皇帝们哇哇叫。

 最后等这轮间冰期结束,东北重新冰封,华夏从此失去染指东北的机会,直到一千多年以后,东北老铁入关主动奔向华夏。

 李二,你千万要忍住手瘾,你别当历史罪人啊!

 “咳咳,我倒是有一套新的方案。”

 李明干咳一声:

 “能让高句丽彻底驯服,从此再也不能为祸华夏。”

 若是其他人这么说,李世绩只会报以礼貌的微笑。

 军人都是很单纯的,都是为服从陛下命令而生的。

 管他陛下的命令是有理还是没理,李世绩一定不折不扣地执行,绝对不会去质疑的。

 这就是这位半路投唐的瓦岗寨降将的自保之道。

 但李明的意见,这位明哲保身的高情商将领却不得不侧耳倾听。

 谁让他打赢了呢,谁赢谁有理。

 李明凑近了说,在纸上写写画画:

 “我会提出这些条件,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你暂且这么应着,先回报我的父皇。”

 李世绩有些为难地说:

 “如果陛下不同意怎么办?”

 “那就撕毁协议呗,这有什么难的。”李明觉得李世绩的问题很幼稚。我大唐乐意遵守的协议才是协议,大唐什么时候不乐意了那就是厕纸。

 你渊盖苏文不服

?不服就憋着,有本事来砍我?

 李世绩思索了半天,只能点头:

 “就这样吧。”

 …………

 当日中午,渊盖苏文就乘着马车,得胜回平壤了。

 经过他一番巧舌如簧、文攻武吓,大唐最终放弃了所有割地、赔款、朝贡的条件。

 只是大唐为了保全面子,加了几个不痛不痒、莫名其妙、甚至渊盖苏文念都念不利索的条款。

 高句丽几乎没有付出什么实质性的代价(众所周知,炮灰不算人),就结束了这场因自己手贱而起的战争!

 甚至渊盖苏文还白赚了一个“平壤郡公”的封号!

 严谨地说,是提交了“请封郡公”的预约申请,大唐朝廷还得走个内部流程,回去等通知吧。

 “等我成了平壤郡公,看国内那几个部落的反贼,谁还敢忤逆我!”

 渊盖苏文得意洋洋地盘算着,想象着自己坐在宝座上,面对匍匐在地的群臣,挥舞着这份对高句丽极度有利的和平协议,慷慨激昂地说:

 我带来了一代人的和平!

 “我国主动挑衅,居然还能全身而退。难道,大唐是金玉其外,而李世民也并没有传闻里的那么厉害?”

 劫后余生之余,渊盖苏文又动起了得寸进尺的心思:

 “和我军作战的一直是平州的那几个山贼,大唐的军队是一个也没看见。

 “由此可知,大唐内部一定虚弱不堪,李世民更是软弱!

 “是荣留王高建武无能,才被几个山贼打得丢盔弃甲。

 “只要我上,捏死平州那小皇子易如反掌!哈哈哈~!”

 渊盖苏文咬着牙,哼哼冷笑。

 那小孩开场就给了渊盖苏文一个下马威,让他丢足了面子。

 而渊盖苏文最好面子。

 这给了他刻骨铭心的仇恨和屈辱,更甚于高句丽将士死伤惨重之痛。

 回平壤城的路上,渊盖苏文马不停蹄地开始策划厚积薄发、再接再厉、梅开二度的奇袭辽东计划。

 发誓要剖了那熊孩子的心下酒,一雪前耻。

 以高句丽之大,只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拿下唐属辽东不是如喝水一样简单?

 在仇恨和兴奋之余,他完全忽略了协议最末尾的三行字:

 唐、高两国一致认为,自由贸易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高句丽向大唐开放市场,不得限制大唐国民在高句丽境内的贸易、勘探、采矿等权益。